校园牵手“老古董” 传统文化焕新生
nd.fjsen.com 2018-07-03 09:27:20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等到晴好的天气,孩子们的油扇就可以晾晒了。”6月底,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的孩子们刚刚为他们制作的油扇完成“美化”的关键一步,接下来,福安官浦油扇传承人郑鸿生老人,将把这些油扇进行上油和晾晒。至此,该校历时两个月的“官浦油扇”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画上圆满句号。 教“活”老手艺 两个月的时间,可以从老手艺中学会什么?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的孩子们给出了答案。 从对油扇历史进行问卷调查、对礼俗文化进行资料收集,到现场学习制作工艺……最后汇总成一场汇报演讲、一场小品表演、一支油扇舞蹈,点点滴滴,都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体现。 通过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学习老手艺变成孩子们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探索发现,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制作工艺,还通过调研、采访、观察、汇报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学会严谨的探究态度、科学的判断标准以及老手艺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作为“官浦油扇”进校园系列课程的负责人,薛立刃老师感触尤其深刻,“课程学习的成果,需要孩子们用PPT演讲汇报,这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而让薛立刃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通过前期调研,学会了与陌生人沟通,通过采访老手艺人学会了快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了大胆发言。这一次次的锻炼,让在他们走上汇报讲台的那一刻,充满了自信。 在薛立刃的课程总结文件里,还保留了孩子们写给老手艺人的贺卡和感谢信的影印件,孩子学会了知识,传承了老手艺,也懂得了感恩。 教全“土”特产 福安实小富阳校区黄赛平校长介绍,从2015年6月起,该校就把探究福安地方文化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分别围绕福安“红、畲、古、茶、廉、礼”传统文化,立足非遗研究,自编校本教材,让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孩子都能接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我们首次提出‘项目学习’这个概念,指的是学科无界限,各科老师以自己学科优势,围绕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黄赛平说,以“官浦油扇”为例,综合实践课是学习核心,同时,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图书馆、文化馆等资源检索资料,道德与法制课指导学生如何有效与人沟通并进行自我保护,美术课进行制扇美学赏析,舞蹈课将油扇编入舞蹈……通过不同学科老师的参与,带动教师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意识,同时通过浸润式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黄赛平说,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学习中,学生才是活动、研究的主题。因此学校每周安排周二和周五各一个小时开展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时间。同时,学校成立了非遗讲解实践团,以学生为核心,通过研究、实践形成汇报,到各班巡回讲解,开展“大课间小舞台”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到学生中进行推广。据了解,目前该校学生已经成功完成“官浦油扇”“畲医药”“三月三畲族歌会”“乌米饭”等家乡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张颖珍 缪星 郑祖辉)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8-06-15 ]宁台两地40个家庭缔结姐妹情 共扬中华传统好家风
- [ 2018-06-11 ]我市两项传统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 [ 2018-06-02 ]屏南县立足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 [ 2018-02-26 ]宁德市传统产业出口实现“开门红”
- [ 2018-01-19 ]林薇:加强我市传统村落 保护与利用
- [ 2018-01-12 ]微电影助推闽东传统手工艺
- [ 2017-11-28 ]宁德市传统美食小作坊有了“身份证”
- [ 2017-11-27 ]宁德肉丸等19个传统美食小作坊可获批办证
- [ 2017-11-24 ]宁德市部分传统美食将获得“身份证”
- [ 2017-11-20 ]宁德市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数全省第一
- [ 2017-11-20 ]方和圆——对当代与传统艺术文化的局部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