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供应链金融是民生银行服务民企的重要手段和发力点

2019-11-28 15:01:52  作者:   来源:民生银行宁德分行   责任编辑:廖诗朝

前瞻产业研究院供应链金融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4.98万亿元左右。2019年11月1日,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在“供应链金融‘备货通’品牌发布会上”介绍,供应链金融是民生银行服务民企的重要手段和发力点。他说,经过一年来的发展,有200余户核心企业与民生银行进行供应链合作,获得融资及结算服务的链上中小企业有8000余户。

据了解,供应链金融就是以配套中小企业与核心厂商之间的贸易背景作为融资介入点,采用核心企业信用支持、企业存货控制、应收账款回款锁定等手段,从产业链的角度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类企业融资,都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挑战。正因如此,供应链金融在操作上包括很多环节,包括贸易背景审查、质物品质管理、库存巡查管理、回款管理等。但这些都靠一个个银行员工去完成,在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下,很难达到统一标准的操作质量,这既影响了银行的作业管理成本,又潜藏一些非必要的操作风险隐患。

在此情形下,面对近15万亿元的大蛋糕,业内一些人士表现出望而却步的心态。但对于另一些人,这也许正是抢占先机的绝佳时刻。

民生银行内部对供应链金融的判断是,向交易银行、零售转型是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善了风控,使批量化、线上化经营的业务变得可能。供应链金融作为“公司业务中的零售业务”,通过打通核心企业、链上中小企业,基于真实的交易场景,实现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管”。

郑万春说,民生银行在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下,强化金融科技手段应用,持续创新。“如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交易往来信息,这是中小企业无法篡改的,可有效效评估客户的经营稳定性。”

其他技术应用方面,郑万春指出,还包括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挖掘第三方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评价,在征信、司法、纳税、舆情等方面多维度勾勒企业画像,识别信用风险。再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中小企业库存商品动态,降低人工操作风险。通过应用这些技术,推进作业流程优化,逐步实现贷前决策数据化,贷中放款自动化,贷后监控实时化,从而降低中小企业借贷的违约风险,提升民生银行批量获客效率和金融服务体验。

(通讯员 俞正林)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