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宁德频道首页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东侨:“大数据+垃圾分类”提升市民参与度

nd.fjsen.com  2020-06-09 08:37:46 郑雨桐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如今,在东侨开发区华侨新村小区,垃圾分类已逐步形成良好的氛围,甚至成为居民生活的“新时尚”。而这,都得益于东侨城管分局“水滴分”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

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是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必由之路。然而,改变市民长久以往的习惯谈何容易。面对基础弱、人手少、经费紧的情况,东侨城管分局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条垃圾分类管理的新路径,让分类垃圾真正“变废为宝”。

华侨新村小区居民按时投放垃圾。

找准“着力点”,激发虹吸效应

“垃圾分类只依赖分类管理员的提醒远远不够,靠强制手段集中推行,更是易引发城管与居民的矛盾。必须找准着力点,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才能循序渐进见效果。”东侨城管分局有关负责人说,垃圾分类管理以前也开展过,但原本只是单纯的宣传引导,效果甚微。于是,他们探索通过其他更为有效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管理。

今年4月初,东侨城管分局上线“水滴分”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该平台系全省首个政府垃圾分类互联网+智能管理平台,采取“互联网+积分兑换+商城”模式,重构了传统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破解垃圾分类怎么分、谁来分、可持续、如何管四个难题。

居民通过东侨城管微信公众号注册生成“一户一码”(实名制二维码),将分类后的垃圾准确投放进对应的垃圾容器后,便可将二维码出示于分类管理员,获得相应积分。而积分可用于兑换日常生活用品、享受购物折扣、抵扣物业费等。

“水滴分”积分兑换商品的激励机制,让居民形成“无用垃圾能赚钱”的认知,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加快纠正人们长期形成对垃圾一扔了之的不良习惯,形成了推动垃圾分类的虹吸效应。据悉,该平台上线以来短短1个多月时间,试点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超过95%,参与率超过90%。

串联“效益链”,实现多方共赢

一个平台、一种激励机制,仍不足以撬动“垃圾分类管理”这一浩大工程。如何为“水滴分”赋予更多功能和自主活力,东侨城管分局又一次进行了深入探索,让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更加广泛,努力实现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关键在于如何串联起一条‘效益链’,让多方都能实现共赢,自觉参与这项事业。”东侨城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构建和精准的大数据管理,让居民、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从垃圾分类中共同获益,最终使垃圾分类行为成为居民、企业、政府多方共赢的局面。

据该负责人介绍,社会力量的介入至关重要,然而让社会力量纯粹凭借公益理念参与,也难以汇聚巨大合力。于是他们借助“水滴分”,将分类垃圾定义为一种新形态的“优惠券”。只要和“水滴分”对接,即自然与平台上所有的拥有积分的客户进行了天然的对接。如此一来,商家参与这一公益事业也能获得潜在效益,积极性更高。而积分兑换选择面的扩大、实时兑换便捷度的提高,也提升了居民的积极性,实现双向良性互动。

目前,“水滴分”吸引了本地一些商家入驻,通用通兑的创新模式,更是吸引了部分商业银行参与开展积分兑换物业费试点。

借力“大数据”,破解治理难题

日前,在“水滴分”后台,东侨城管分局工作人员通过后台数据分析,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这正是“大数据+垃圾分类”带来的便利。

垃圾分类工作对于政府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尤其是推广的成效难以精准识别。据东侨城管分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结合“水滴分”平台,按照“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的设计思路,全面监管用户投放情况,以积分的有和无、积分的多和少,精准计算出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落实可考核的责任机制,使问题“在平台精准发现,在小区靶向解决”。

目前,通过后台数据,工作人员可知居民是否注册、有无积分、积分多少,社区和分类公司可针对未注册的居民,协助居民完成平台注册;针对未积分的居民,通过开展积分兑换活动,提高居民积分积极性;针对分类错误的居民,面对面指导,纠正错误提升水平。

不仅如此,该局还实行积分排名制,张贴荣誉榜,公布居民分类积分情况,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通过积分的频繁使用、平台新闻专栏设置、换购窗口的咨询与讲解,垃圾分类将以随时随地全覆盖的形式营造出良好的宣传氛围。(闽东日报记者 郑雨桐)

  •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关键字:分类,垃圾,居民,积分,平台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东南网新闻援助频道
宁德新闻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