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宁德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桃花十里 富美乡村

——古田县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nd.fjsen.com  2020-07-29 08:19:35 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乡村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老高,我家新盖的房子正准备装电表,这事得找哪个部门呢?”“先去乡供电所立户,还要国土所审批。这样,你把相关材料拿来,我让村秘书给你先开个证明。”近日,在吉巷乡坂中村村主任高己德的家里,几位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议事,气氛十分热络。

金翼之家 陈瑜 摄

坂中村是典型的库区移民村,矛盾纠纷以土地确权、果园权属、村庄规划为主。针对大部分村民白天从事银耳、水果种植,在家时间较少的情况,村干部常常利用晚上时间入户宣传政策、收集民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特别的村务运行模式。

去年以来,坂中村两委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主动搭建服务平台,分别在村委会以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副主任的家中设立4个“村民联系服务点”。以“围桌茶谈”的形式,将村干部联系服务村民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宣传法律政策、倾听百姓声音、协调涉民村事、代理代办事项等十项内容,解民所急所忧。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吉巷乡着力夯实基层党组织,选好村两委班子,发挥党支部书记、乡村能人的‘领头羊’作用,让村民参与到村里大小事中来,有效激活乡村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凝聚了乡村振兴的人气与信心。”古田县委常委、吉巷乡党委书记伍银多说。

古田县各地积极探索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形成许多创新机制。

卓洋乡党委试水党支部领办联办合作社模式,选择基层党组织“四个标准化”建设较好的村,结对帮带软弱涣散、产业薄弱、村集体经济较弱村,采取“飞地+抱团”模式,形成了“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的格局,并通过“建强1个联盟、实行3化运营模式、规范5项管理机制”的“135模式”推进党支部领办联办合作社规范化运作,为乡村振兴开启“加速器”。

古田县凤埔乡苏墩村在 60余年间,传承发展“晨巡晚议”制度。从最初的聊生产、谋出路,到如今谈发展、学政策,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坚决不搞“一言堂”“一刀切”。近年来,村两委又完善了议事决策、党务村务公开、村干部“双述双评双考双挂钩”“三资”监管等制度,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令乡村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古田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县将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区域平衡发展;夯实人才支撑,迸发乡村振兴活力;注重塑形铸魂,赋予乡村文明内涵;推进乡村治理,美化扮靓乡村颜值;激发基层活力,发挥头雁引领效应。(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1  2  3  


  •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关键字:乡村,古田县,振兴,环境,产业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东南网新闻援助频道
宁德新闻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