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宁德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筑巢引凤柄 聚才促发展

nd.fjsen.com  2020-09-24 08:05:15 陈小妹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曾经,宁德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全地区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是典型的“老、少、边、岛、穷”地区。

如今,宁德在短短十年间培育形成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逐步显露出厚积薄发、跨越发展的强劲势头。

上汽宁德基地备战新项目车型。张文奎 摄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宁德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驱动、最强引擎,大力实施“宁智回归”工程,以“人才服务提升年”为抓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人才28.5万人。

引才聚智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我的专业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听说宁德是有名的新能源基地,所以我来了!”2019年8月,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内蒙古姑娘张楠,带着好奇与期待来到宁德,入职于宁德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刚刚来的时候,公司附近都是工地,感觉有些偏僻冷清;现在附近建起了高楼大厦,渐渐热闹了起来,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宁德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张楠告诉记者,她要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在宁德买房安家,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宁德人。

宁德厦钨新能源二期自动生产线。

人才因产业聚,产业因创新强。我市紧抓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的挑战与机遇,着力打造山区与沿海协同发展的全闭环产业生态圈,以不锈钢新材料、锂电新能源、铜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撑,搭建宁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为人才来宁投资创业制造更大商机。

“宁德时代始终以创新驱动发展,现有研发人员5300多人,其中博士140多人、硕士超2000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久新介绍,以宁德时代和宁德新能源为龙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去年合计实现产值700多亿元,上缴税收超4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5万个。

宁德时代智能工厂(图片由宁德时代提供)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如今的宁德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能吸引人才,也比任何一个时期更能成就人才。”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我市实施柔性引才政策,对接宁德高质量发展社会需求,力求借智一位乡贤撬动一方资源,打破欠发达地区引才难的壁垒。

——创新实施“宁智回归”工程,充分发挥在外商会、驻外机构及华侨团体资源,建立面向全球的“引凤还巢”工作体系,成功引回在外高端人才2800多名,签约落地项目600多个,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

——通过乡贤牵线搭桥,与清华、北大、人大、厦大等著名高校院所签订协议,累计达成合作意向211项,引进新技术、新成果100余项,签约技术开发金额逾3800万元。

——鼓励在外人才以“周末工程师”的形式开展“传帮带”工作,对接乡贤上海仁济医院骨科刘祖德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吴志英教授等80余位在外名院名医,建设了21个名医“师带徒”工作室。

乡贤回归为乡村振兴添加活力

9月6日,寿宁县凤阳镇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举行社员“优果”二次分红,为 184户社员发放二次分红35.2万元。

2011年,一次回乡过节的契机,让在深圳经营茶叶店的缪文钦看到了家乡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光明前景,决定返乡种植葡萄,并成立寿宁县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在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良好示范效应下,凤阳镇围绕“一品牌两产业”,全面推广“协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先后成立1个葡萄协会和36家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全镇1000多户普通农户和贫困户种植葡萄1万余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视野宽、想干事,能让乡村更有人气、更有活力。我市将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措施、加大扶持等一系列措施,铺设一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快车道”,培育一批在基层带领群众奋力脱贫的新型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扶持返乡创业大学生1894人,创业项目1809个。

科技特派员杨卓飞引进辣椒新品种在周宁县进行展示与示范。许孙月 郭晓红/图

为念好乡村振兴“人才经”,我市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每年选派一批科技人员到乡村开

展产业技术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在省级科技特派员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市县科技特派员行政村全覆盖。全市共统筹选派303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到125个乡镇开展科技服务。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市持续推进“十百千万”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设立了17个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遴选市、县两级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组建万名专家“智库”,目前在库专家11320名,涉及卫生、教育、农业技术、水利等领域,覆盖茶叶、水产、食用菌、水果等“8+1”特色产业;开展“千名专家下联百村、精准服务纾解民忧”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专家2663人,开展乡村振兴服务625场次,解决乡村经济和社会问题813个,惠及群众5.73万人,预期产生经济效益约6978万元。

优化服务提升引才留才竞争力

“我很喜欢宁德,这是一个很有生命力、很有潜力的城市,有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在这里落地扎根,而且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包括我们的厂区,就像一个公园一样,在这里工作心情很好。”福建青拓特钢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周小明说。

周小明是江西人,2005年从东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后,曾在广州、漳州等城市工作过,2016年10月,他入职青拓,主要负责连铸工艺技术研究、不锈钢质量改善等工作。

有凤来栖,拿什么留住?

2017年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三都澳人才计划”的意见》《宁德市加快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工作办法》《宁德市加快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八条措施》《宁德市“天湖人才”评价认定办法》《宁德市特支人才“百人计划”评选办法》《宁德市乡土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等“1+5”人才政策体系及64项政策操作细则,形成了强有力的“政策磁场”,吸引各类人才加速集聚。

宁德市一高层次人才公寓交房入住 陈健 摄

“人才新政实施以来,我市高端人才引进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全市新引进培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6人,引进认定宁德市一至四类“天湖人才”334人,共兑现市级补助经费1.17亿元,争取省级人才政策资金补助1.72亿元。”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好政策引人才,优服务留人才。针对人才关心重视的住房、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等问题,我市建设8.1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解决人才子女入学994人,发行3613张“三都澳英才卡”,为回归人才提供医疗、旅游、金融等12项优质服务。

不仅如此,我市还创新服务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首家人才主题展馆,通过开展多种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才认同感。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组织188名高层次专家人才赴云南、浙江等地开展国情研修和疗养休假,开展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拓宽引进人才“朋友圈”,有效提升了人才归属感。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如今,越来越多优秀人才来宁扎根,建功立业,驱动宁德发展,而日益发展的宁德又吸引了更多人才集聚,形成良性循环,为我市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闽东日报记者 陈小妹)

  •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关键字:人才,宁德,发展,产业,乡村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东南网新闻援助频道
宁德新闻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