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宁德频道首页 > 社会民生 > 正文

寿宁:大力实施“五新工程”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nd.fjsen.com  2021-08-13 09:24:44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廊桥水乡西浦古村 缪福森 摄

犀溪甲坑红色旅游成为亮丽乡村风景线 缪福森 摄

特色产业富了农民钱袋子 卓仕尉 摄

凤阳北路戏大舞台 郑毅雯 摄

寿宁锌葡萄园里的采摘游客 刘岩生 摄

红色旅游新地标下党 龚健 摄

高速路网吸引工业项目落户昔日偏僻乡村 卓仕尉 摄

盛夏,草木葱茏,山水相映,寿宁城乡大地又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热潮:南阳锆镁产业集群项目建设高潮迭起;宜居宜业、产城融合新城镇发展日新月异;产业培优、转型发展再添动能;民生福祉社会民生事业亮点纷呈。

与此同时,寿宁县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面融入“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和全市“一二三”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五新工程”,扎实推进全县“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

“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殷切嘱托,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继续探索符合寿宁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努力打造全省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寿宁县委书记周乃松表示。

从党建引领凝聚党组织向心力,激活群众动力源,到立足本地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文化名片,开辟群众致富路,再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寿宁县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靠山吃山念好“致富经”

一畦畦茶树连绵起伏,堆绿叠翠。位于寿宁县东南部的竹管垅乡,因茶建乡,以茶兴乡,人均茶园面积2亩以上,全乡80%以上的群众从事茶产业及相关行业。

“茶农采摘的茶青,由村里茶企定向收购,农民自己生产的金蝉花、笋干、蜂蜜……通过便民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各地,再也不愁农产品销路了。”竹管垅乡江岔村的吴法堂高兴地说。

和吴法堂一样,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已经全部脱贫致富。江岔村建立白茶生产、仓储试点基地,在全乡实施“‘白茶银仓’引领茶乡组团脱贫”项目,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竹管垅乡仅是寿宁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寿宁县大力推广种植有机茶,制定“寿宁高山茶”团体标准,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拓展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模式,“寿宁高山茶”入选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获评全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此同时,“厦航农庄”寿宁高山茶文化中心、调味茶生产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寿宁金花白茶研究院”挂牌成立,茶产业走上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生态硒锌产业也是寿宁打出的另一张“好牌”。立足得天独厚的高山生态条件和富硒富锌土壤资源,该县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力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发展,获得“中国硒锌绿谷”“中国富硒富锌农业示范县”等称号,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

产业兴旺了,还要引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寿宁将“下乡的味道”品牌商标作为县域公共品牌进行培育打造,邀请万科集团专业团队设计包装了“寿宁高山茶”、生态硒锌产品品牌系列500多类,用品牌引导消费,让“养在深闺待人识”的生态农产品走出大山。据统计,截至目前,“下乡的味道”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已超过5亿元。

“接下来,我们要带头贯彻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扣争创全省全国乡村振兴新样板的目标定位,积聚力量,服务下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坚持示范引领龙头带动,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升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三农’力量。”寿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明锋说。

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

夏日傍晚,蛙声阵阵,脐橙、翠竹倒映在水中,村内古朴、院落错落有致,房屋在夕阳映照下呈现一片金黄色,孩童在小广场上玩耍,村民们在自家门前纳凉,处处传来欢快的笑声……如今的下党乡下屏峰村如同一个世外桃源,展现出的是一派安居乐业、美丽和谐的新景象。

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房屋建筑特色鲜明,农村环境优美宜居,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农民生活幸福安康……这一切都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前村里的环境较差,大家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房前屋后搭盖星罗棋布,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经过整治,村里的环境变好了,心情都愉悦了。”提起家乡的变化,下屏峰村村民们由衷感到欣喜。

与下屏峰村一样,寿宁县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启了“美颜模式”,美丽宜居、和谐共生正成为寿宁乡村新风貌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寿宁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来抓,规范“建”和长效“管”相结合,探索建立乡村环境一体化监管机制,推进“拆到位、摆整齐、扫干净、抓美化、保畅通”的落实,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寿宁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做法,集中攻坚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四个专项行动,使农村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实行“集中统一奖补”机制,强力推进农房和村容村貌、村庄杆线“蜘蛛网”及“两高一线”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路旁、水旁、村旁、宅旁“四旁”绿化美化。

围绕打造中国红色新地标,寿宁县将高标准建设“下党学习小镇”,生动讲好减贫脱贫故事,深入挖掘“冯梦龙、古廊桥、北路戏”三张名片的文化精髓及当代价值,加快推进西浦古村、梦龙天池、三峰公园等重点景区提级提质,启动实施杨梅洲大峡谷——银山花田——闽台田园综合文旅项目,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致力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2021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85.54万人次。

打造乡村振兴“试验区”

在清源镇竹坪村聚原生态农业公司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串串猕猴桃高挂枝头,长势喜人。

“没结果营养过剩的枝条给剪掉,长果的枝条要在结果部位以上12至15片叶处修剪……”基地里,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郑宜清正以现场教学形式,向县科技特派员、种植专业户传授猕猴桃种植品种、修剪、施肥灌水、土壤改良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把“乡村课堂”搬到果园里。

“有了‘乡村课堂’,我们发展种植业信心也足了。”竹坪村返乡农民胡召龙说,两年来,他种植了30多亩红心猕猴桃,明年预计可采收3000多公斤。

据了解,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乡村普遍缺乏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等相关资源,使乡村发展受到了较大制约。对此,寿宁县建立党员帮带机制,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加大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带头人等队伍建设。结合“乡村课堂”教学,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农村实用技术、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培育了一批“田专家”“土秀才”队伍。

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2021年,寿宁县委共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55名、选任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98人次到乡村发挥各自的专长,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就地孵化本土人才,推进乡村振兴。

寿宁县新一届班子领导以“争创乡村振兴新样板、构筑产业转型新高地、建设宜居宜业新城镇、打造中国红色新地标、绘就民生改善新图景”的“五新工程”绘就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并将以非常之志、非常之力、非常之策,一体推进民生、民富、民享、民安、民乐,跑出寿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关键字:乡村,寿宁,寿宁县,发展,振兴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东南网新闻援助频道
宁德新闻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