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霞浦下村村:“空心村”的文创兴村路

2022-06-15 09:04:41  作者:吴枋宸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从霞浦城区出发,穿过蜿蜒流动的罗汉溪,沿盘山公路而上,约30分钟的车程就来到霞浦县松港街道下村村。一进村,目光便被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所吸引,文化爱好者们穿梭于各类画作间,忙着拍照、寻找惊喜。整个村庄充满了文艺、田园的气息。

曾经的下村村,村民以种植水稻、水果、茶叶为主,自然村分散,产业发展极其薄弱。早些年,全村9个自然村在册人口1078人,但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不少自然村直接成了“空心村”。

一个日益凋敝的山村是如何在几年内重焕光彩,成为众多年轻人近悦远来的“网红打卡地”?这得从一个项目说起……

2018年,下村村开始探索文创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实施“文化脱贫工程”项目,举办农民油画培训班,通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至此,下村村开启了文化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万事开头难。首期油画课堂开课,前来学画的村民却只有4人。“我们这拿锄头的手,怎么可能会画油画?”面对村民心中的疑虑,村干部们只好挨家挨户上门“劝学”,动员村民尝试学画。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首批学员油画作品颇见成效。这些村民眼中的“胡乱涂鸦”成了专家眼中的乡土艺术品。这让不少村民来了兴趣,油画班人数也从4人、到10人、再到50人,逐渐增多,村民们的心态从拒绝到接受,并慢慢地将油画学习作为常态,他们的生活也由此悄然发生着变化。

詹庆生,这个一辈子没走出大山几次的农民,学习画画3个多月后,就带着自己的画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参加在福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世界遗产(福州)文化博览会。

70岁的胡梅金,总是背着孙女前来学习油画,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最后,幼小的孙女也能拿起了画笔涂涂抹抹。她画的油画色彩、构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吴延针是画画培训班里出勤率最高的学员。如今,他和妻子卖画的收入,已能基本满足生活的需要。

在如今的下村村,像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目之所及,山川树木、花鸟虫鱼、锄头畚箕,皆可入画。

“村庄被重新激活。”下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吴延雄说,油画培训让村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残疾人有事可做,焕发了生机,使他们深感生活有文化、心中有了盼头、脸上有了微笑。

如何进一步寻找到可持续发展模式,让“文化扶贫工程”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产业项目?2020年,下村村流转二栋农房,通过改造,建设霞浦革命史迹下村展陈馆和下村红色纪念园地,结合罗汉溪景区开发,提升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打造下村写生基地。

在发展文创这一新兴产业的同时,该村还发展多种经营增收。“我们结合村里实际情况,整合各类帮扶资金,通过多种经营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吴延雄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下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2017年的零增加到2021年的21.3万元,实现稳步增收。

为增加村民日常收入,带动共同致富,下村村还将原已荒废的120多亩村集体茶园进行重新整理开发,并建起茶厂。下一步,该村还计划将茶园和茶厂打包的方式进行整体招商,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从曾经的“空心村”到如今充满活力的“文创网红村”,乡村的巨变也吸引了不少村民回村发展。“人来、村活、业兴、文盛”,艺术与乡村的有力碰撞让下村村走出了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乡村振兴道路。(闽东日报记者 吴枋宸)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