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天恒储能系统

2024-04-10 11:37:03  作者: 张文奎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天恒储能系统——

新技术掘金万亿储能市场

4月9日,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储能系统——天恒。天恒储能系统集“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多维真安全”于一体,为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天恒储能系统以技术创新为核,以长期效益为本,用新质生产力满足业主对储能系统的高要求,推动储能市场回归良性竞争。在储能安全层面,天恒储能系统通过可量化的安全设计理念,构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多维安全技术,从单体的本征安全技术到系统的网状安全防控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在高能效方面,以“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高能量”技术确保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保持高效运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投资回报。

“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高能量”技术,行业遥遥领先。2024年全球储能行业趋势预测报告预测:2024年,300+Ah大电芯、5兆瓦时储能系统是行业的主流。截至天恒储能系统发布,行业中储能系统最高达到20尺集装箱6兆瓦时。根据《锂离子储能电池包技术要求》,锂离子储能电池包应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次数达到6000次或以上。而目前行业中的储能系统最高能做到3年容量零衰减。

天恒储能系统位于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实现了6.25兆瓦时级的高能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天恒储能系统是全球首家实现了5年零衰减的系统,且容量与功率均零衰减。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指标都是建立在可大规模量产的基础之上。

容量5年零衰减是长寿命锂电池的一个里程碑,但对致力于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的储能电站而言,功率零衰减同样至关重要。天恒储能系统,采用了仿生SEI和自组装电解液技术,为锂离子清除路障,实现5年功率和容量零衰减,辅机功耗全生命周期可控且不增长,真正做到由内而外的“冻龄”。

宁德时代以领先的研发技术和极限制造能力,成功地解决了“零衰减”电池中锂金属高度活性的难题,有效遏制了氧化反应引发的热失控现象,实现大规模量产5年零衰减系统。天恒储能系统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实现6.25兆瓦时级的高能量,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整站占地面积减少20%,于方寸之间实现能量密度的升级,创造更高的效益。

强大性能,从“芯”开始。天恒储能系统,搭载了储能专用长寿命零衰减电芯L系列产品,实现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超高能量密度——430Wh/L。为达成储能极致安全的目标,宁德时代基于技术开发、测试验证、运行监控、安全失效分析的完整循环建立了储能专用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基于应用场景设定不同安全目标,而后根据目标开发相应的安全技术。为确保技术的有效性,宁德时代搭建安全实证平台,模拟不同电网场景和运行环境的储能系统安全实证。在项目投运后,宁德时代通过AI风险监测和智能预警不断地监控运行状态,利用PSA模型量化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失效概率,从而验证安全设计目标并持续更新。

天恒储能系统电芯单体失效率做到了行业领先的PPB等级,延展到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运行,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带来全生命周期IRR的显著提升。

“天恒储能系统”作为储能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最新代表,将助力宁德时代掘金万亿储能市场。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到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资本市场对储能行业的投入正在呈井喷式爆发。长城证券统计:储能一级市场的投融资金额将实现200%增长。数据显示,在2023年,宁德时代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场份额达到40%,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地位。储能业务已经成为宁德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根据宁德时代2023年财报数据来看,储能电池系统是宁德时代第二大营收来源。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营收同比增长33.17%至599亿元,占总营收的14.94%;毛利率23.79%,比上年同期增长6.78%。

储能是能源变革和电力转型的关键一环,宁德时代始终致力于为全球提供一流储能解决方案,天恒储能系统的问世,是宁德时代助力能源转型的又一标志性实践。(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