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8 10:30:00 作者: 吴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东南网6月18日讯(通讯员 吴宇)“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戏码,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但寿宁县芹洋乡广地村朱作芝偏要做那个 “反例”。她用22年的守护告诉我们 “爱是什么”。 22年,足够一个婴儿长成青年,足够一座村庄换几番模样,却没能改变朱作芝的日常:清晨的护理、深夜的惊醒、重复的家务、不变的耐心。她没读过书,说不出 “爱情” 的定义,却用8000多个日夜的付出,对“不离不弃”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 2003年,丈夫李成发因神经性血管堵塞导致失明,并引发多种并发症,2015年彻底瘫痪在床,这位普通农妇自此便成了丈夫的“眼睛”和“手脚”,无微不至地照顾至今,始终无怨无悔。 “照顾几天容易,坚持二十几年太难!”邻居们提起她,总忍不住竖大拇指。在芹洋乡,她的故事成了家长里短的“必修课”,有人学着她给老人换被褥,有人被她打动后更珍惜伴侣。 “她没做过啥大事,却让我们觉得,一定要珍惜善待自己的另一半”,村书记杨道辉说。 朱作芝的光,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每一次为丈夫擦身的温柔里,在每一顿为丈夫准备的热饭里 —— 这束凡人的光,照亮了寻常岁月里最珍贵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