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焦点新闻 > 宁德 > 正文

宁德:多措并举 打造读写融合课堂

2025-07-22 11:17:00  作者:陈华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7月22日讯(通讯员 陈华超)“传统语文课堂里,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就像两条平行线,学生很难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关联。”近日,在宁德市小学语文读写素养研究成果展示活动中,教育部新时代“双名计划”名师培养对象、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科研处主任许发金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很多孩子读了不少书,却还是怕写作文;写作文时绞尽脑汁,却不懂得从阅读中汲取养分。这种割裂,正是我们广大教师想要打破的壁垒。”

许发金老师作专题讲座。主办方 供图

近年来,宁德市以读写教学研究基地校建设为契机,引导教师主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读写融合”理念融入课堂实践,构建了“点-线-面”三位一体的读写融合网络,形成了十字形读写融合阶梯框架,开发了双轨并行的任务群读写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具体策略让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深度联结,成为撬动课堂改革的“金钥匙”。以读促写,搭建模仿迁移的桥梁

在低年级课堂上,一线教师格外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例如,在教学《青蛙卖泥塘》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先梳理老牛和野鸭给青蛙的泥塘提建议的对话,形成语言范式支架,然后让学生模仿这一句式,在课文空白处补白,继而演一演。这种“读中悟法、仿中学写”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时主动关注语言形式,将课文中的“范例”转化为自己表达的“工具”。

阮丽骅老师执教示范课。主办方 供图

以写促读,深化文本理解的深度中高年级则更强调通过写作深化对文本的解读。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教师会布置“西沙群岛旅游推荐官”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中对风景和物产的描写,撰写一段推荐词。为了写好推荐词,学生需要反复阅读课文,提炼关键信息,甚至主动查阅资料补充内容,在“写”的驱动下,阅读的专注度和理解深度自然提升。此外,“给课文人物写颁奖词”“为故事续写结局”等写作任务,也让学生在动笔过程中与文本产生深度对话。

创设真实情境,让读写在实践中自然融合

一线教师擅长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读写成为解决问题的“自然需求”。比如,在“班级图书角改造”项目中,学生需要先阅读其他班级图书角的介绍文章(学习布局和管理方法),然后分组讨论设计方案,撰写图书角规则、推荐书目理由(写作输出),最后还要根据其他组的方案文本提出修改建议(再次阅读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读与写不再是孤立的任务,而是完成项目的必要环节,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运用能力显著提高。

变革评价方式,激励读写融合的持续性

传统的作文评价多聚焦“写得好不好”,而读写融合课堂中,教师更关注“学生是否在阅读中积累了素材”“写作时是否运用了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评价标准中加入“从课文中借鉴了哪些表达技巧”“通过写作发现了阅读时忽略的内容”等维度,同时鼓励学生在作文旁标注“这句话灵感来自某篇课文”,让读写之间的联结被看见、被肯定,从而形成“阅读——积累——运用——反思——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学生读写素养展示。主办方 供图

“当阅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成为阅读的延伸思考,孩子们会发现,语文不是枯燥的知识点,而是能表达自我、认识世界的工具。”正如古田县第二小学阮丽骅老师所说,“读写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爱上了文字,学会了用语文的方式感受生活。这或许就是课堂改革最珍贵的成果。”

随着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探索与实践,读写融合正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语文学习真正回归“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