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09:45:31 作者:罗羚 雷荆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盛夏,奎楼花生生长正旺。清晨的阳光洒在古田县吉巷乡奎楼村的田间地头,一支由村干部和党员组成的“晨巡队”早早出发,沿着田埂一路查看花生长势,一边和早起的农户唠家常。 “同样是奎楼花生,为什么我家种出来的品质不如隔壁地块?”种植户老林的这句话,引起了晨巡队的注意。原来,村里部分地块的花生存在品质不均的问题,直接影响农户收入。晨巡队员当场记录,并许诺尽力解决。 田埂上的“问题清单”,是晚议会上的“民生答卷”。当天傍晚,村委会的灯光亮了起来。一场围绕花生品质问题的“晚议会”火热进行。村干部、农技员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分析原因。 “可能是施肥不均衡,氮肥过量,反而影响结果。” “排水沟有些堵塞,雨季积水会导致花生烂根。” 经过讨论,村里很快确定了解决方案:组织农技员下田指导科学施肥,同时动员村民清理沟渠,改善排水。第二天,村干部带着农技专家来到田间,手把手教农户调整种植方法。 “没想到随口一提的问题,‘晨巡队’这么上心。”老林看着自家花生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花生种植问题的快速解决,是奎楼村“晨巡晚议”机制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吉巷乡推行“干部走下去、问题收上来、服务送上门”的工作法,通过“晨巡”收集民情,利用“晚议”集中研判,实现“小事当天办、大事限期结”。 在家长里短的“土味”交流中,森林防火、耕地保护等政策宣传到位了;门前路灯不亮、水沟堵塞等“小问题”及时解决了;就连村民期盼已久的“水果路”建设,也因“晨巡晚议”被纳入村级重点项目,提上日程。 “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能走完的。”吉巷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晨巡晚议”让干部真正沉到一线,既听到了群众的真心话,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闽东日报 罗羚 雷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