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柘荣半岭:山水引客 林下生“金”

2025-10-29 09:56:30  作者:杨洋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秋雨初歇,驱车沿柘荣县英山乡半岭村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烟雨青蒙在天,云海翻涌于谷,恍若驶进一幅尚未干透的水墨长卷。

半岭村是“省级生态村”“省级旅游目的地”,位于浙江泰顺与福安、柘荣三县交界处。这里背靠森林公园,面向壮观的交溪大峡谷,常年可见云海、日落景观,有着“半岭半山半天下”的美称。

怀揣自然禀赋、资源优势,如何变现?英山乡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乡贤参与、招商引资”模式,鼓励乡贤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16年,在外务工的林凤兰回村创业,建立猕猴桃种植基地,成立柘荣县迦百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村里发展民宿。

除了半岭民宿,柘荣县迦百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在山壁后面建设4个房车型的建筑,给游客带来新颖的房车体验。如今,凭借满目美景,半岭村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广泛流传,不断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无意间,在抖音上刷到了半岭的云海,被这种“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诗意吸引。来自浙江泰顺的张小饵就决定要来看看,第二天清晨驱车3个多小时直奔而来。

“果然不虚此行。虽未见云海,但原始森林与交溪大峡谷已足够震撼。置身其间,工作压力瞬间烟消云散。”张小饵说。

近年来,半岭村做足山水文章,突出“半字牌”文化符号,以“依旧修旧、穿衣戴帽、突出特色、留住乡愁”的原则,并结合“五个美丽”创建活动,先后完成休闲公园、森林公园步道、文化广场建设、村内道路仿古改造提升、房屋立面改造等项目,建成民宿、观景台等农旅设施,全力打造悠闲自在的“岭上人家”生活地,积极争创金牌旅游村,实现“里子”变样、“颜值”提升。

随着民宿的发展,半岭村迅速盘点村里可利用的闲置资源,建设咖啡小屋、特色农家乐,开通交溪峡谷一日游路线,引导村民发展民宿、售卖土特产,促进村民就业增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半岭村的林下种植园,一条条黑木耳菌棒整齐地悬挂在树下。当地林下资源丰富,立地条件好,十分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目前,村里种植仿野生黑木耳、仿野生灵芝、黄精等林下经济作物,这些作物或周期短、收成快,或较容易管理且风险低,村民较易获得收益。2024年,半岭村林下种植业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万元。”林凤兰说,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模式,半岭村大力发展仿野生黑木耳种植,完善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兴旺、群众增收。

据介绍,半岭村通过流转、租赁、置换茶园和山地的方式,发展山地农业,建立奇岚山猕猴桃标准化基地120多亩。依托交溪峡谷、百年森林公园等优越自然条件,种植黑木耳、灵芝等林下经济作物100多亩,发展太子参360多亩,“泉水小龙虾”养殖基地160多亩。同时借助“中国高山白茶之乡”品牌优势,全村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至1500多亩,并引进白茶加工企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卖个好价格。

目前,半岭村已初步形成集水果种植、生态养殖、林下经济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闽东日报 杨洋)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