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着力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宁德样板”

2022-08-09 09:32:32  作者:郭晓红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观摩活动在屏南县双溪镇前洋村举行,来自该县各乡镇组织委员、村主干代表、驻村第一书记代表等近40人在这里观摩学习,详细了解该村推进校地合作进展情况。

据悉,这是屏南县创新开展的“一月一主题”现场观摩活动,主要围绕年初重点党建任务清单,每月在各乡镇轮流举办一次,通过比着学、赛着干,推动基层党建真正实起来、亮起来,在全县上下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和给下党乡乡亲们重要回信精神,充分运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聚力工程”,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1+6”系列文件,大力开展加强县乡骨干力量、筑牢基层堡垒、村级带头人整体优化、党员先锋带头、人才回引培养、工作力量下沉、基层基础保障、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八个行动”,特别是创新乡村振兴指导员、金融机构挂职干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跨县跨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等一系列做法,为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建设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立足乡村发展实际,我市创新“中心村党委”“片区党建联盟”“跨县跨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等组织联结模式,在产业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等建立党支部800多个,成立中心村、连片村党委(党总支)155个,12个乡镇与浙江毗邻乡镇建立闽浙边界党建联盟,104个村开展跨县跨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800多个市县直企事业单位与村结对共建,361家企业挂钩帮扶418个村,每年帮助共建村办2件以上实事好事,不断推动农村区域化联动发展。

建立一个好支部,建强一支好队伍。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我市大力实施头雁引领行动,培养万名乡村振兴“头雁”队伍,开展全覆盖培训,市委书记带头给全市1.3万多名村(社区)干部上“第一堂课”;出台村干部激励保障8项机制,推动村干部基本报酬全部达标、离任村主干每人每月最低补助标准提高到300元以上等;深化“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授牌设立一批村(社区)主干“导师帮带工作室”,把新任村干部全部列入帮带对象,激励广大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竞相出彩。

为不断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在全省率先成立闽东乡村振兴学院、闽东乡村振兴研究院和下党、赤溪、柏洋三所分院,选派100名村主干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市县乡分级开展乡村干部培训工作,组织乡村振兴指导员、村党组织书记等前往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开拓视野。

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我市先后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计划、“进五争十”、“提质强村”行动等,每年推出一批强村项目、富民项目、惠民项目。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依托古田食用菌、福鼎白茶等优势农业产业,在403个村试点先行,通过股份合作、抱团发展、联合生产、规模经营等形式,将农村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整合起来,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平均每个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5万多元,最多的村达到30多万元,参与的农户平均每户获得分红近3000元。同时,联合宁德时代公司成立规模10亿元、合作期10年的闽东时代乡村振兴基金,在福鼎市试行“百万村财、千万乡财”行动,力求年底前全市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超过25%。

县派犀溪镇仙峰村乡村振兴指导员李秋玉指导葡萄种植户种植技术。吴苏梅 摄

产业兴旺,乡村发展有活力;人才聚集,乡村振兴有底气。我市还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激励更多工作力量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截至目前,共选派567名省市县驻村第一书记到村任职,518名(市级137名)临近退休、具有乡土情怀的处科级干部到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303名科技特派员驻乡联村联企;组织专家下基层服务6100多人次,选派2批269名金融机构优秀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锻炼,持续推动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资源向乡村聚集。同时,落实管理服务办法和考核评价指导意见,确保人才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

广大驻村干部俯下身、沉下心、干实事,在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据了解,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不到1年就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00多个,推动驻点村“旧貌换新颜”;2年多来,市县指导员抓基层打基础、兴产业强治理、补短板强弱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200多件,推动驻点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平均增长13万元以上;金融助理员帮助小微企业、农户争取20亿元贷款支持,交出了力量下沉推动乡村振兴的亮丽答卷。(闽东日报记者 郭晓红)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