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屏南屏城:悠游研学山水间 艺术赋能乡村兴

2022-10-10 16:37:13  作者: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乡村是座博物馆。在屏城,你可以到前汾溪村感受美学教育;可以到厦地村探访独具特色的“水田书屋”;还可以到南湾村体验劳作与丰收带来的喜悦……

近年来,屏南县屏城乡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迤逦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底蕴,以文化创意为抓手,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积极探索研旅融合发展路径,将教育实践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持续提升现有文创基地,谋划和打造一批新的研学营地(基地),致力将屏城乡打造成为全县研学旅游集散中心,实现寓教于游,助力乡村振兴。

研学兴起引客来

秋高气爽日,研学正当时。在屏城乡前汾溪村,清澈的溪流缓缓绕过古村,也经过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前汾溪谷”。来自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100多名学子,走进9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用画笔记录下古村的模样,也倾情展示着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金色厦地。叶陈芬 摄

2017年,屏南返乡创业大学生吴鸿珍与中国美术学院教师陈子劲到前汾溪考察,一眼就看中这个地方,并与乡政府一拍即合,筹划建立基地事宜。2018年,乡政府出资建设了一座集“艺术教育+研学旅行+写生创作”为一体的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多年过去,已接待省内外30多所院校100多批3万多人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基地也吸引了毛华磊、王润家等“95后”青年扎根乡村,成立了“乡野艺校”公益品牌,开展乡村美育项目。

前汾溪谷

“前汾溪谷二期工程项目预计年底开工建设,建成后基地将可以容纳500人集中食宿。”前汾溪谷负责人吴鸿珍介绍,届时,基地每年可接待5万至10万人次开展活动,并依托古村自身优势开发极具地域特色的研学品牌,涵盖社会美育、传统文化技艺、民风民俗、非遗文化、农业产业等寓教于乐、文旅融合的主题,链接屏南县内各个乡镇的特色古村及特色产业,打造乡村研学产业“梦工厂”。

前汾溪村是屏城乡发展研学旅游产业的起点,却不是终点。屏城乡地处城郊,交通条件优越,下辖的行政村中,不仅大部分拥有完整的传统古村落风貌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村村有亮点、有特色。例如,厦地有店(别具一格的先锋厦地水田书店)、南湾有田(千亩梯田风光引人入胜)、村头有福(福、侨文化独树一帜)、前汾溪有基地(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此外,还有南峭樱花渐欲迷人眼、里汾溪古堡别有天地等。

依托各村优势资源和乡村文创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屏城乡因地制宜,将研学教育实践与生态文旅、绿色休闲等特色产业有机结合,通过校、地、企三方共建,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以厦地、前汾溪为核心,逐步向周边乡村拓展,努力打造屏南县的“研学旅游片区”。

来自福州市的艺术生在前汾溪村写生

为满足研学需要,深化资源配套,进一步提高村容村貌和旅游接待能力,屏城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先后完成南峭、前汾溪、陆地、村头、上凤溪、后井、坑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厦地村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修复;前汾溪村农耕博物馆、村头村侨史馆、陆地村侨史文化馆、厦地村鱼羊木雕刻展示馆、南湾农耕文化展示馆等成为乡土文化传播的重要驿站。

同时,屏城乡还充分发挥节庆优势,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游客,成功举办厦地农耕文化节、前汾溪村“三月三祭水节”、两岸乡村生活风物展、南湾梯田农耕文化节、插秧节、丰收节等文旅活动,持续彰显屏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众多游客和学子到此休闲娱乐、研学旅游。

借智升级促发展

百亩梯田稻飘香,翰墨丹青写生忙。8月1日至10日,“我在屏南有亩田——凝聚艺术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写生活动在屏城乡南湾村举行。11位画家分坐田间,一笔一笔勾勒出自己眼中的梯田风韵。活动结束后,画家们将部分画作赠与“南湾农耕文化展示馆”,用于展示或义卖等。

南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道兴感慨道,南湾村能够举办这样的活动,主要是依托入驻村中的“新村民”们,他们都有个共同的身份——“艺术家”。

近两年,乘着“我在屏南有亩田”活动的东风,曾经几乎“停滞发展”的南湾村重新迈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完成了观光栈道、高标准农田、村容村貌整治项目,举办了农耕文化节,打造了摄影基地,探索发展文化旅游新模式。

乡村要振兴,关键还是要有“人才”。为此,屏城乡将南湾村定位为“艺术村”,多渠道引进优秀艺术家到乡村设立工作室、创作室、写生基地。

当代艺术家王浩今年农历正月正式搬进南湾村。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寻找心目中能够体现“中国味道”的乡村。

2021年春节,机缘巧合下,他看到了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发了一个南湾村的视频,于是兴致顿起“没多久,我来了福建、来了南湾,一眼就觉得,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王浩高兴地说,这就是“眼缘”。于是他立刻决定承租一间民房,当做他的第二个工作室。“这里的山、水、村、人,都给了我无数的创作灵感。”

留下来并扎根下来。一年多的时间,王浩已经渐渐习惯了在南方的生活,现在他已经学会了冲蛋茶,炒菜的时候放点当地产的红曲酒。而且,屏南还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就是当地的硋器工艺,这对擅长雕塑、制陶瓷的王浩来说如获至宝。“我已经制作了几十件硋制工艺品,我现在有个新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屏南‘硋’重放光彩。”

“截至目前,南湾村已经流转民居19栋,被认领了7栋,已经入住新村民8位。希望通过这些艺术家的资源,能够提高南湾村知名度,促进‘稻田+艺术家+写生基地’模式的形成,带动梯田旅游、研学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陆道兴说。

牵牛需牵牛鼻子。乡村振兴,必须把人才振兴放在突出位置。屏城乡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提高人才服务水平,推动人才政策落实落细,通过聘请、邀请、引进大学教授、返乡创业大学生、艺术家、高校学子等各类人才,发挥“头雁”作用,解“人才之渴”,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在厦地村,著名艺术批评家程美信启动了艺术家驻村计划、电影公益培训基地、写生和摄影基地等项目。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影像创作基地。

乡野艺校

在前汾溪村,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子劲带领团队创建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和乡野艺校,促成“中国美术学院乡土学院·宁德”落户前汾溪,以社会美育营造乡村社区的实践经验,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南湾梯田。王志凌 摄

在南湾村,返乡创业大学生邱桂敏开发了千亩梯田项目,逐年递增50亩,目前,种植面积达170余亩,形成集种植、销售、加工、开发、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南湾村。叶陈芬 摄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引进人才团队的村落驻创活动和公益情怀的影响下,一批批外地高素质的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也涌向屏城乡,或参与策划文化节、民俗体验活动,或致力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屏城乡村振兴众人拾柴火焰高。

强村富民助振兴

9月28日,在厦地村鱼羊木客栈里,“新村民”杨能正在招待前来住宿的游客。2019年,他与未婚妻一起来厦地村旅游,便爱上了这里。于是承租了一座民房改造成民宿,于2021年1月正式对外营业,这栋民宿也成为了他们喜结连理的见证。

除了是客栈老板,杨能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木匠”。他把自己的客栈打造成一个集木艺设计、木工教育与乡村度假民宿为一体的创意美学空间。在越来越重视儿童动手能力的教育语境中,他们在村庄开展木工教育活动,为前来研学的孩子们提供木工学习场所,以及融合了手艺、技能、创意等的综合性手作体验服务。

悠悠古村传新韵。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厦地古村,至今仍然保持着明清时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但由于人口外迁,古民居年久失修,村落一度荒废破败。2015年10月夏地古村启动整村修复工程,从此华丽转身,转变为一个人人争相打卡的传奇古村。

2019年,独具特色的先锋厦地水田书店正式开业,带动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导演以及乡建工作者来到这里。同时,每年村里都会举办多个儿童夏令营,吸引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前来研学旅游,体验古村之美。

“人来了,为村庄带来了活力,当地的农特产品得以外销,为当地村民增收。厦地的商铺、农家乐、民宿也应运而生,2021年,厦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732元。”厦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家东介绍,村里正在着力推动厦地博物馆建设,建成后有望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的又一个地标性典型建筑,与先锋厦地水田书店毗邻而居,相互辉映。

不仅厦地村,徜徉在时下屏城乡,会发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千姿百态、引人入胜。艺术与乡村的有力碰撞,研学旅游之风的悄然兴起,都让屏城乡各村走出了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乡村振兴道路。

村头村以“福”为依托,建设一座由108个“福”字组成的“百福园”,是国内少有的中华“福”文化大观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南湾村通过流转土地,让荒地变良田,吸引了返乡创业青年从事农桑,同时,通过民宿、观光、摄影、研学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活化带动乡村活化,以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前汾溪通过文教产业正在逐步带动地方教育、餐饮、住宿、特产等经济的收益及发展,并积极招收返乡大学生、贫困户、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种在地里是风景,卖出去是钞票”,借助乡村越来越旺的人气,笋干、板栗、猕猴桃等农产品也迎来了“春天”……

屏城乡党委书记张孙立表示,屏城乡将围绕县委“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目标任务,积极打造“研学旅游片区”,构筑“连点串线成片”的研旅生态圈,有力推动厦地古村综合提升、前汾溪“省级对台交流基地”、中国美院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二期、乡野艺校及里汾溪古堡博物馆等文旅项目建设,让“两岸青年文化交流”“美育研学”成为屏城文旅的一大特色。□叶陈芬甘叶斌 (图片除署名外,由屏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