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柘荣东源:砥砺奋进 十年“速”“质”蝶变

2022-10-11 15:12:25  作者:张瑜 江澜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田野间,稻香四溢,颗粒金黄饱满;村庄内,村道干净整洁,民房鳞次栉比;景点里,游客三五成群,拍照打卡十分惬意……漫步在柘荣县东源乡,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眼前铺开。

现代农业智慧馆

十年奋楫破重浪,十载春秋结硕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东源乡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的十年,是民生改善最为显著的十年,是经济发展不断提速的十年。东源乡党委、政府主动融入“闽东药城”“中国慢城”建设,紧紧围绕“诗画东源康养小镇”发展目标,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补齐基础性民生短板,扎实推进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

党建引领

走好振兴之路

眼下,正是辣椒丰收的季节。在东源乡铁场村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挑选、装筐、打包、装车,田间地头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绸岭辣椒丰收 魏发松 摄

铁场村原是贫困村,农户零散种植辣椒、太子参等,销路窄、效益低。为助农增收,铁场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与融盛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提升辣椒种植规模和效益,走出一条“党建赋能,互融共促”的发展新路子,推动户均增收1万多元,并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辣椒)示范村”“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辣椒村。

绸岭汉服活动。魏发松 摄

党建引领,富民强村。这样的故事在东源乡还有很多,宝聚洋村以“党建引领家庭农场”为理念,开发农林观光、农事体验、赏花采摘、生态休闲游;山岭村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建成仙山果源家庭农场,农场和产品相继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示范场和无公害农产品;上泥村大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开发重走红军路、户外军事模拟等红色党建文化项目……

十年来,东源乡党委认真落实市委、县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部署,加强党建工作领导和党员干部思想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党建根基、提升党建水平;高质量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针对性强化挂钩联系指导帮扶,从严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积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乡党委的带领下,东源基层党建工作质量逐步提升、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发展有声有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的村12个,收入20万以上的村7个,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3个,村民人均收入达18825元,较十年前增长1万多元。

文旅融合

构建全域旅游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鸳鸯草场景区游客如织,有的摄影拍照、有的漫步闲聊、有的驻足赏景,徜徉在蓝天碧草之间,感受独特的草场风光。

鸳鸯草场是南方最大的万亩高山草场,四季风景皆风情:春季,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夏季,翠峦如波、一望无际;秋季,绒草连天、满目金黄;冬季,白雪皑皑、银光璀璨。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游玩。然而早年前,鸳鸯草场十分冷清,只有周围的零星散客前来观光游玩,与如今一年四季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相差甚远。

上泥村红军渠。王亦辉 摄

如何让山乡资源“活”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源乡统筹规划辖区生态资源、古建筑群、老区红色文化等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着眼于把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推进鸳鸯草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大投入,做活鸳鸯头民宿、绸岭康养旅游等产业,不断聚集乡村振兴人气、商气;整合上泥、完店等5个老区基点村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西宅、东源等村名人民俗旅游资源,探索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与开发;精心规划“一山三落”旅游精品路线,加快完善沿线各村景观提升基础配套,形成村点出彩、沿线精美、多业融合的柘霞线生态旅游经济带。 

如今,东源乡旅游线路涵盖了赏自然风光、悟红色精神、品农耕文明等众多项目,实现从“景区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既乐了游客,又富了乡亲。随着文旅融合叠加效应日益彰显,东源乡有序推进绸岭村、鸳鸯头村市级金牌旅游村创建,全域旅游保持稳步发展、持续推进的良好态势。

产业赋能

促高质量发展

驾车从东源乡出发,一路前往东源村、铁场村、宝聚洋村、鸳鸯头村等村落,在田间地头、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到处是热闹的生产生活场景,合力演绎着乡村产业兴旺的交响曲。

东源乡是农业重乡,太子参、茶叶、食用菌等是主要经济作物,其中太子参种植涉及18个村741户1478人。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东源乡稳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并积极引进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建设现代农业智慧园,实现种植区温湿度实时监测、针对性施肥、病虫害提前预判,帮助超过200户村民变身新型职业农民,实现户均增收1.2万元,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破独白茶饮料生产

乡村振兴,既要农业兴,更要百业兴。在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东源乡更是紧紧围绕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按照“因地制宜强产业,依托资源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谋划产业振兴新路子。聚焦机械铸造、生物医药、僧服文化旅游等产业主攻方向,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战略投资项目,加快形成生物医药园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等方式,大力开发农林观光、农事体验、赏花采摘、生态休闲游、红色研学等项目,将发展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切实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产业生机勃发,描绘振兴美景。从打破老路子到发展新业态、开拓新渠道,东源乡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努力绘就产业振兴的壮美画卷。

民生改善

提升幸福指数

日前,走进东源乡福源社区,街道干净整洁,一面面创意彩绘墙与社区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社区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居民生活祥和有序。曾经环境卫生差、治安也不好的聚居区,通过不断聚焦民心党建、务实多元服务、强化共治共融,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新社区的和谐转型。

老区基点村完店村全景图

福源社区的变化是东源乡城乡面貌变化的一个缩影。十年来,东源乡先后完成兰中、山场等5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完成西源、绸岭等18个行政村改水改厕任务,推进乡域19个行政村(社区)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工作,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进省道S201旅游路、龟洋路、东宅线X963鸳鸯头村至湖后村段公路等道路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成色更足。十年来,东源乡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发展为民理念,提高保障水平,实施为民办实事和民生补短板项目。扎实推动低保精准管理,全乡享受农村低保410人;协调推进一中附中教学楼及实验楼项目,建设第五小学“闽东百草园”实践体验基地;实施乡敬老院公建民营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东源、绸岭等五个村建设“孝老食堂”,解决农村空巢、困难、失独、高龄老人用餐难问题;19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开展理论宣讲、帮扶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聚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十年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东源建设更有质感,让群众生活更有温度。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需新作为,东源乡将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敢谋新篇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风,埋头苦干,踏实奉献,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篇章,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闽东日报 张瑜 江澜 图片除署名外由柘荣县东源乡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