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柘荣县交通运输执法大队收到一面锦旗,写着“心系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热情服务”。短短十六个字,不仅是一份赞誉,更是货车司机对市交通运输局服务转变的深切感受。今年以来,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将目光聚焦于货车司机群体,以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让执法更有温度、服务更加贴心,有力推动货运行业的健康发展。 “管得住”怎样迈向“帮得实”?在柘荣县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的窗口,这面来自华货中重(洛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锦旗给出了答案。今年5月,市、县两级交通执法部门在依法依规处理该公司特殊车辆超限运输行为的同时,积极联动省市多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协助完成特殊车辆运输许可审批,最终确保货物按时抵港出口,暖心的服务得到认可。这起案例,正是交通运输部门“执法+服务”模式的生动写照,也体现了他们“执法为民”的核心理念。 这起案例,并非个例。市交通运输局以货车司机群体的满意率为起点,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明确整治方向,成立工作专班,构建责任闭环,确保整治工作推进有序。通过“益企宁德”大走访、“跟车去找痛点”调研等活动,深入一线,倾听诉求,精准把脉货车司机在审批服务、资格培训、政策辅导、高速通行等方面的“痛点”和“堵点”。 在找准问题后,市交通运输局对症下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方面,优化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腿”,司机“少跑路”,推行网上年审等“指尖办理”业务,2025年以来,已办结各类业务8539件,实现100%办结。另一方面,主动“送服务上门”,组织“上门送培训”,既节省司机成本,又兼顾其生计。同时,提升12328投诉处置效率,2025年受理投诉同比下降一成。在执法方面,推行柔性执法,实施轻微不处罚案件59起,减轻司机负担,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政策“红利”更是实实在在。市交通运输局推动3个县先行出台货运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司机购置车辆、壮大经营;落实老旧车辆报废更新补贴,今年已报废老旧营运货车45辆,报废并更新16辆,发放补贴317.3万元。此外,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建立《货车司机投诉处置工作协商会议制度》,联合公安、工信、人社等部门,共同商议解决司机在执法、运输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难题,推出预约违章处理、降低执法频次、改造服务区、调整服务档次、升级ETC系统等多项实际举措。 一面锦旗,只是一个缩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结合学习教育,以“四项提升工程”为抓手,持续摸排需求、精准施策、靶向整改,不断提升货车司机诉求解决率和满意度,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闽东日报记者 黄璐 通讯员 林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