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镇:“三带头”解锁 乡村共富密码
2025-10-13 09:55:38  作者:吴通华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泛起稻浪。9月16日,寿宁县清源镇叶洋铺村的载坑林稻田里,村党支部书记练端助与村民们在探讨水稻收割和晒干事宜。他说:“今年,我们带头复垦荒田70多亩,喜获丰收,再过十几天,就可全部收割了。”

不让每一片田地荒废。今年,叶洋铺村掀起农田复垦热潮,党员带头种水稻,从开垦、播种、插秧、施肥、杀虫到收割,雇用村民劳作,支付工资达10万元以上,不断增加村民们的经济收入。

今年初,寿宁县出台《关于深化党员“三个带头”活动的实施方案》,将党员带头领办产业项目、带头联户帮扶共富、带头倡导文明新风的党员“三个带头”活动纳入县委“三大专项”行动。“通过支部领办、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方式,近几年清源镇种植中草药2000亩、猕猴桃3000亩、改植新品种茶叶600亩,并壮大龟洋、恒丰食用菌产业,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让全体村民共同富裕。”清源镇党委书记刘椿介绍。

走进清源镇矮山片区猕猴桃产业共富联合体,一串串猕猴桃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几年前,竹坪村党支部书记胡梅英带头成立的风水湾农业专业合作社,复垦闲置土地先行先试种植猕猴桃150亩。随后,动员乡贤李长春加盟,按照镇里提出的“区域统筹、产业关联、优势互补”原则,组建“清源镇风水湾邻村片区猕猴桃种植产业链党委”,并制定“七个统一”标准化管理措施,统一供应种苗、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险投保、统一收购销售、统一设计包装、统一储存管理,迅速辐射带动周边的竹坪、村尾、坪岩、符家垱四个村种植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000亩,产量超50万公斤,销售额近2000万元。

去年,竹坪、符家垱、坪岩、村尾4个村设立由支部领办、群众创办的合作社共5家,社员达到184名,脱贫户、低保户42户,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加8万元。

位于清源镇东部的龟洋村,近年来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全村34户农户抱团组建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现已流转土地60亩建设温控大棚50个,并配套分拣、冷链、烘干一体初加工中心和食用菌菌棒生产线,每年可培育夏菇、冬菇菌棒80万袋,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合作社还为周边40多名村民提供务工机会,村民人均年增收1.6万元。村民陈亲兰与同村的8名妇女承包了大棚的采摘工作,每天采摘黄金菇,一个月能赚取3000元。

食用菌产业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同时也鼓起群众的“钱袋子”。(闽东日报 吴通华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