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富溪:和美乡村“鼓”劲逐梦
2025-10-20 15:16:12  作者:茹捷 黄璐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山清水秀,文脉深厚。深秋时节,行走在柘荣县富溪镇,目之所及,是一幅绿意盎然、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近年来,该镇在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同时,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文旅、康养、文创等乡村新业态不断涌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和美乡村,串起了人间烟火,绽放出难忘乡愁的缕缕柔光。

走进群山环抱的柘荣县富溪镇岭后村,漫山茶园满披翠绿,如海浪般起伏,山花点缀其间,花香交织着茶香,还未饮茶人已醉。

岭后村是柘荣县茶产业重点村。2008年,该村党支部立足资源优势,积极邀请乡贤回乡投资创办茶企,并通过土地入股、租赁或置换的方式流转1000余亩荒地,种植福鼎大毫、金观音和金牡丹等茶叶。昔日的荒山摇身一变化为产业“聚宝盆”,片片“嫩绿”串联出山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因茶而兴,因茶而富。茶产业的发展为村子带来了可观的生态效益,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尝到甜头。目前,该村茶园面积共计1360亩,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连片生态茶园。

茶业发挥的效益和功能,不仅体现在自身的产业发展上,更体现在其带动能力上。岭后村以千亩生态茶园为支撑,建成了休闲茶亭、步道供游客游览观光,有效增强了岭后村旅游吸附能力,实现了茶旅“双向奔赴”。

深山小村实现华丽蜕变,而位于镇区的富溪村则以“一碗盖碗茶,一条古风集市,一夜热闹古镇”延续着古镇商贸文化的独特魅力。

富溪曾是福温通京古道上的重要交通要冲,历史上商贾云集、商贸繁华……近年来,富溪镇围绕“商贸·文旅·康养”定位,积极挖掘历史积淀、自然资源、特色产业、文化传承,改造提升乡镇古商贸文化特色街、打造微型商圈,不断丰富“富溪四大美食”、农产品交易、非遗产品、农家乐等业态,并创新“1+1+N”乡村振兴合伙人梯次合作模式,对新兴业态进行专业化运营,走出了一条商贸文化、红色文化与旅游业态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发展路线。

山水好,还需乡村美。富溪镇还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利用庭院资源和当地特色,有机融合“美丽庭院”与乡村旅游等产业,探索“美丽庭院+彭鼓”发展模式,让“小庭院”成为增收的“经济院”。

出门见绿,移步有景。霞洋村的休闲公园内,老人们悠然自得地漫步,孩子们在彭鼓状的石墩间欢快地嬉戏。

在霞洋村,“美丽庭院+彭鼓”的融合已深入村庄的肌理。“近年来,霞洋村将庭院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支部领办公司+庭院’发展模式,打造制鼓工坊,延伸发展庭院经济,将传统制鼓工艺与现代制鼓技术相结合,发挥出特有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将庭院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所。”霞洋村党支部书记彭赵速介绍,目前,村里共有十余户居民从事彭鼓制作。仅村党支部领办的彭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今年的产值预计将达20余万元。

如今的富溪镇,绿色发展正不断刷新着“打开方式”。“富溪镇将围绕‘商贸驿站、红色小镇’的总体谋划,深入挖掘古镇商贸文化、革命红色文化、传统诚信文化,坚持以文化振兴为引领,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富溪镇党委书记林锦春说。(闽东日报记者 茹捷 黄璐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