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秋风习习,走进福鼎市龙安街道西澳村,海面渔排如棋布,岸边彩绘映晴空。公园的老树下,村民调试着新添置的健身器材;乡村记忆馆内,刚入藏的诗歌手稿与老渔具相映成趣……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滨海渔村,正循着“美丽渔村”创建的脉络悄然蜕变。
“今年以来,我们聚焦西澳村核心区域,重点推进景观环境提升工程,完成乡枫公园改造、乡村记忆馆展陈优化及墙面立体彩绘等项目,并持续加强项目全过程督导,确保资金使用、工程施工与项目验收等环节紧密衔接、高效推进,为创建省级‘美丽渔村’打下坚实基础。”龙安党委副书记张仁璟说。 西澳村靠山面海,毗连沙埕港,这份得天独厚的山海禀赋,既是渔村世代繁衍的根基,也是转型升级的底气所在。自2018年以来,该村积极抢抓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机遇,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新农村规划,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今年,随着福建省“美丽渔村”创建行动计划启动,该村逐一分解任务清单,开启山海共美、渔旅相融的“美颜模式”。 荒地上建起特色民宿、儿童乐园,山间小径被拓宽成条石步道,炮台边搭建起木质护栏,亲海栈道配上“渔文化小景”,村民的房前屋后种上了各类“创意花盆”,海风里藏着游客的欢声笑语……西澳村将山海元素融入每一处改造细节,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进这里,感受滨海渔村的独特魅力。 9月底,龙安街道进一步集中力量,深化西澳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村民最关切的细节处下功夫: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志愿者组成清扫队,对沿路零星垃圾进行“拉网式”清理,在村巷拐角、闲置地块见缝插绿,补种花卉绿植,打造出一个个精巧的微型景观和休憩空间,让“烟火气”与“生态美”相得益彰。 “现在村里焕然一新,住着舒服,连带着人气也旺起来了。”西澳村村民林元整的感慨道出了大伙的心声。 美起来的西澳村,成了天然的“创作沃土”,吸引众多文艺工作者“踏浪”而来。镜头捕捉的渔排晨曦、笔墨勾勒的归航渔船、诗句吟唱的山海情怀,最终化作西澳村乡村记忆馆的鲜活展品,让这座承载渔村变迁的场馆更添温度。如今,随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记忆馆二楼氛围布置效果图逐步优化,连接道路的详图设计加紧推进,这里将成为该村串联乡愁与风景的核心节点。 渔村的升级改造也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在西澳村三级渔港码头配套冷(冰)库项目的施工现场,机械声与涛声交织,正加速建设一个冷链仓储体,既盘活土地资源,更将为村集体增收,打通产业与乡村的联动脉络。 “接下来,我们将明确节点,压实责任,力争在12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地见效,推动西澳村成功创建‘美丽渔村’。”西澳村党支部书记林振烛表示。(闽东日报记者 茹捷 通讯员 王婷婷 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