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文化+生态禀赋 周宁走出县域康养养老特色路
2025-11-12 09:29:30  作者:魏知秋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连日来,周宁处处洋溢着敬老爱老的温馨氛围。志愿者在周宁县社会福利中心为长者理发,周宁县中医院居家养老中心的趣味游戏让老年人笑逐颜开,中兴社区里长者们巧手剪纸,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这些温暖瞬间,正是周宁践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动注脚。

数据显示,周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84.03岁,域内百岁及以上老年人28人,90岁及以上老年人667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4976人。2025年,周宁被联合国老龄所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授予“世界长寿乡”称号。

周宁的长寿密码深植于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72.96%,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值达3466个/cm3,气候舒适期达3515个/cm3,全年气候舒适月份长达9个月,盛夏日均气温仅24℃,获评“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国字号”荣誉,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及百余个省市级生态村。

绿水青山是自然的馈赠,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老年人的福祉?周宁县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印发《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二十条措施(试行)》,全面布局、精准落子,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全力打造畅达之城、栖居之城、康养之城。

目前,周宁县共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0所,拥有养老床位969张(不含农村幸福院、照料中心)。同时,大力推行“政府+慈善+村级+个人”四级联动的“长者食堂”养老新模式,依托幸福院、老人服务中心等设施,在全县建成71所长者食堂,为村(社区)老年人提供暖心的助餐服务,让养老更有“温度”。

依托深厚的长寿文化与独特资源,周宁不断拓展康养产业边界,发布“周宁24℃康养空间”文旅品牌,积极培育“康养+”新模式,促进文旅、农业、康养等多业态的深度融合。同时,先后引进省建工集团、市交投集团等企业,开发“龙腾世纪”“天行山海”“云山小镇”等康养地产项目,成为福州及江西、浙江等地市民“候鸟旅养”的栖居乐土,让游客“来”得顺心、“住”得舒心。

如今,周宁的康养产业已跳出传统避暑、基础养老的范畴,向“生态+医疗”模式拓展。2023年8月,华东菌群生命疗养中心在周宁落成。该中心将冷凉气候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打造集旅、居、检、疗、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文旅项目,为周宁康养产业注入了“医疗+养生”的全新内涵。

立足新起点,周宁的长寿康养蓝图正徐徐铺展。周宁县将依托“中国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深化“旅居养老+多元康养”模式创新,积极培育养老产业新业态,全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打造具有周宁特色的“康养福地”品牌。(闽东日报 魏知秋)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