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市中心支行力推全国首批海上信用渔区建设显成效

2018-04-08 19:55:36  作者:   来源:宁德市中心支行   责任编辑:廖诗朝

为深化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填补“海上信用”空白,宁德市创新思维,探索将“信用”创建从陆地向海上延伸,积极协调、推动当地政府、涉农金融机构创建全国首批两个“海上信用渔区”,2017年至今,评定信用户213户,累计发放贷款10926万元,趟出一条“信用+海洋”特色支农道路,初显成效。该项工作于3月28日被新华社客户端报道,相关网页首日点击量超过27万人/次。现将有关情况编辑报上,供参考。

一、主要做法

(一)充分调研,探讨方案可行性。2017年初,宁德市中心支行在上级行指导下,探讨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从陆地向海上延伸的工作思路,不断协调当地政府、宁德农商银行深入海上渔区,调研创建“海上信用渔区”工作方案可行性。从调研反馈情况看,海上养殖户普遍对“海上信用渔区”工作方案感兴趣,希望通过“抱团创信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和社会信誉。

(二)稳步推进,确立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以养殖大户为牵头人,以产业链、合作关系、民间信誉、养殖区域等要素为纽带,自愿组建申报团体,并按要求收集报送养殖户的相关信用信息。宁德农商银行通过自行采集和整理甄别申报团体上报的信息,为申报“海上信用渔区”的团体和养殖户建立信用档案、信用评价,并给予授信。

(三)制度保障,出台管理办法。为确保“海上信用渔区”创建工作能稳步推进,宁德市中心支行指导宁德农商行出台《宁德农商银行海上信用渔区管理办法》,确定了海上信用渔区、信用户申报条件及评定标准,以及评上“海上信用渔区”、金牌信用户、银牌信用户、信用户享受的不同的优惠信贷政策。

(四)大力宣传,开展“三公示”。宁德市农商行在海上养殖集中区域开展“三公示”,即公示申报条件、评定标准及被评上后享受的优惠信贷政策。公示让更多海上养殖户了解“信用”、加入申报工作,消除海上信用“盲区”,为改善区域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打下夯实地基础。

(五)走乡入户,建立信用档案。深入三都澳黄湾、鸡公山、礁头三个海域,通过“背靠背”调查、数据分析、征信评价等方式,筛选出征信良好、无民间大额负债、无不良嗜好又与当地银行关系密切的大户组织的申报团体,并对信息进行甄别、补充,并建立了信用档案。

二、相关成效

(一)填补海上“信用”空白。宁德在全国首创的“海上信用渔区”创建,填补了海上渔区“信用”空白,也是推动政府、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共同在海上信用创建有益尝试。

(二)形成可推广易复制的模式。宁德“海上信用渔区”创建采用“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银行搭台、渔民受益”的可推广、易复制的模式。宁德在2017年创建两个“海上信用渔区”基础上,2018年拟将“海上信用渔区”在环三都澳海域推广,探索出一条“信用+海洋”支农路,为当地“蓝色”经济起飞注入活力。

(三)“信用+海洋”支农新模式引媒体关注。宁德在全国首创的“海上信用渔区”建设,将“信用+海洋”的金融支农落到实处,为农村信用体系在乡村振兴提供鲜活的模板,受到众多新闻媒体关注。这模式2017年曾被福建省电视台、农村金融时报等8家新闻媒体报道,2018年3月28日被新华社报道肯定。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