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福安频道 > 福安新闻 > 正文

描绘富美乡村新画卷

2019-07-03 10:46:09  作者: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吴爱莺

繁荣文化   

打造文明乡村

6月27日,福安潭头镇下洋村民俗文化节在欢声笑语中启幕。作为当地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该文化节已连办3年,让当地村民和四方游客在乐享精彩文化盛宴中,传递文明乡风。

溪潭镇岳秀村每年都要举办脐橙文化旅游节 雷津慧/摄

在福安,穆阳桃花节、溪塔刺葡萄采摘节、溪潭岳秀脐橙节、范坑油茶文化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好戏连台,中国福安“三月三”畲族文化周、中国福安坦洋工夫茶文化周、闽东柏柱洋红色旅游文化周“三大文化活动品牌”和汽车河道越野赛、龙舟赛、自行车赛“三大体育赛事品牌”更是成为扬名一方的文化品牌,成为促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福安是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之一,去年10月以来,福安市试点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发展的软实力,打造文明乡村——

“中国最美葡萄沟”穆云畲族乡溪塔葡萄沟的刺葡萄采摘比赛。 

以思想筑魂为重点,开展理论宣讲服务。深化“爱我福安,从我做起”宣传教育,运用农民夜校、水上党校、民情恳谈会、社科论坛、评书亭等鲜活载体,以“下田头+上讲坛”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农村,向群众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共开展宣讲活动108场次,受众10000多人。

以移风易俗为重点,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服务。广泛开展“文明行为我承诺我践行”、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坚决抵制红白事大操大办、带彩打牌等不良风气。开展“温暖福安”邻里守望、“幸福福安”助老扶幼、“爱心福安”帮困助学等12类乡风文明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在乡镇各村布置420多面宣传文化墙,集中宣传报道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学雷锋先进典型、最美家庭等,有效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以文化惠民为重点,开展文化服务。依托福安市文化馆、图书馆、平讲戏传承中心、白云山合唱团等平台,组织120多支文艺小分队深入农村开展文艺展演、文化服务活动52场,以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土话、白话”“唱起来+演起来”,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开展科技与科普服务。建立包括市、乡、村三级专业技术人才、科技特派员、农村实用人才、大学生村官、科普信息员等400多人的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以“手把手+面对面”的方式提供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精深加工等技术指导,激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着力提升群众致富增收技能。2018年10月以来,累计开展科普活动57场,科技下乡75次,惠及群众9020多人。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热望;乡村,激扬着振兴的号角。福安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走前列、做表率,朝“农民幸福乐居地、现代农业新高地、美丽乡愁承载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大步迈进,努力实现“全家福安,一生长乐”的美好愿景。(闽东日报记者 王志凌 通讯员 吴庆堂 郭雅明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