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专题专栏 > 闽东中医 > 健康快讯 > 正文

挑战自我,奋力战“疫”——记林丽玲和队友们的战“疫”小故事

2020-03-02 16:58:19  作者:缪苑华   来源:宁德市中医院   责任编辑:王予捷

林丽玲,宁德市中医院急诊科护士,2月26日,她讲述了一段艰辛战“疫”的小故事。

瞒着家人报名请战

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家喻户晓。在每天播报的新闻与消息里,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的数据和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消息,让林丽玲的父母深切感受到这场疫情的严重性与危险性。

当林丽玲把得知前线需要医护人员支援想报名请战的想法告知父母时,他们表示极力反对,态度异常坚定。

“你是我的女儿,你若出现意外,谁管我们”?

“你是孩子的妈妈,你若感染了,孩子怎么办”?

“妈妈,你别离开我……”

武汉是危险的城市,医务人员是危险的人群,去武汉,意味着生死未卜。这是全家人的想法。

2月11日,医院需要组建一支新冠肺炎救治医疗队,林丽玲瞒着家人悄悄地报名了。她知道父母是不会同意的。

“我是一名护士,我的职责就是护理病人,哪里需要,我就应该去哪里,现在前线紧缺护理人员,我应当去前线”。这是她报名的初衷,也是她一遍遍和父母沟通,一次次和孩子的父亲交流的理由。

最后,孩子的父亲同意了,但父母还是反对。

2月15日凌晨,她接到出征的通知。临行前,伤心难过的父母只说了一句话,“护士是你的职业,支援前线是你的职责,既然无法改变,希望你小心,小心,再小心”。

第一次进舱,却被迫出舱

根据安排,林丽玲和队友被分配在光谷方舱医院。

2月18日,她第一次进舱值夜班。

穿戴防护服比较繁琐,她顺利完成第一步。进入舱内,随之而来的呼吸困难让她特别难受。

“干活,干活”她想通过忙碌的工作转移身体的不适。

半个小时后,她愈发透不过气来。缺氧让她开始大口喘气,紧接着,护目镜模糊了,眼前的一切看不清了,她有点莫名的害怕、紧张。

“坚持,我是一名急诊科护士,我是这支队伍里的长姐,我主动请战这里却不能工作,那可不行,坚持,一会儿就会好的”林丽玲不断安慰自己。

她一边大口喘气,一边在坚持。

又过了半个小时。

呼吸越来越困难,头痛、头晕、恶心,她开始有些窒息。大脑一片空白,手心冒出冷汗,身子有些摇晃,她开始恐惧了——会不会晕倒,会不会连累队友?焦急万分地她和舱里的战友说了自己的不适。

“赶紧出舱休息,慢慢脱防护服”战友搀扶着她出了舱,并一再叮嘱。

就这样,在窒息与恐惧中,在第一次进舱中途,她就被迫出舱了。她是队里唯一中途出舱的护士。沮丧、难过、自责让她特别想家。

挑战难题,再度进舱

队友知道她因身体反应出舱,都来安慰她,也给予她满满的关心与帮助。

有的告诉她穿防护服应该注意的事项,有的指导她如何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与焦虑,有的教她控制口罩上的呼吸阀。

她开始认真琢磨口罩的结构,反复调整心理上的阴影,不断观察防护服穿戴的技巧。慢慢地,她找到了感觉,她在N95口罩上粘了胶布,防止漏气;她在护目镜上涂了碘伏,防止起雾;她把内层作隔离使用的防护服的衣领放低,减少负荷;她在进舱前,用积极的语言努力暗示自己,克服心理上的恐惧。

终于,在2月21日第二次进舱时,她坚持并顺利完成了一个夜班。

今天,她已经进舱三次了。她很自豪!

尾记

不适应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如紧箍咒般层层包裹的口罩束缚,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甚至发热等不适,是很多医护人员第一次进舱后出现的反应。副队长林丽霞因不适应防护服,出现四肢发软、冒汗,只能出舱休息并更换隔离衣后再进舱,骨二科的余晴因为不适应防护服,在坚持完成值班后,回到宿舍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外科的江淑玲因为水土不服出现身体不适,在进舱途中,出现呕吐,临时换班;心肺科的胡济淼医生因为肠胃炎,穿着防护服不便如厕,只能……

为了战疫,他们在努力克服身体上、心理上的不适;为了战疫,他们用各种方式彼此鼓励、加油。他们在防护服上写下“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他们在“朋友圈”里言表“平安”、“感恩”,他们用汗水与热血浇灌生命之花,谱写战疫之歌。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致敬最美的你——逆行的白衣战士、铁打的汉!

后方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各种爱心与保障,是他们坚持战疫的动力和能量,他们说,会信心满满地打赢保卫战!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