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霞浦:“母亲河”旧貌换新颜

2020-09-02 09:31:12  作者:吴枋宸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漫步于霞浦县三河景观步道,身旁河水碧波荡漾,河面倒映着林立高楼和翠绿树木,如诗如画。如今的三河如即将出阁的新娘,容姿焕发、顾盼生姿。近年来,霞浦县上下联动,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将三河治理成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全长16公里的三河,是霞浦县城的“母亲河”,流域面积61平方公里,流经松城、松港2个街道10个建制村,受益人口13万多人。然而,由于早些年疏于治理管护,三河上游因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积;畜禽无序养殖,大量畜禽排泄物直排河道,秽物漂浮、河水发臭,严重影响防洪排涝和水体环境,“母亲河”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为了拯救“母亲河”, 2015年,霞浦县三河流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工程主要从整治河道、修建堤防、新建渠道、加固排涝闸、新建景观拦河坝、建设配套生态园林景观公园等方面实施,全方位进行河道科学综合治理。”霞浦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霞浦县在三河流域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湖库连通、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等建设项目,系统治理三河流域,对三河进行取直、拓宽,对两岸的防洪堤进行加固、提标升级建设,修建了多处景观坝,提升三河的防洪抗灾能力及水生态环境。

河湖整治,不在一时,更重长远。2017年3月,霞浦县结合实际制定了《霞浦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并不断完善。确定由县政府副县长担任三河 “流域河长”,负责组织三河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同时,聘用18位河道专管员进一步加强河道管护,并实施“一河一档一策”,充分掌握三河流域各类污染源的数量、性质和分布情况,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霞浦还在河道整治方面下足功夫。2018年以来,霞浦县依法关停三河上游5家加工厂(作坊),治理了6处排污口,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紫云英商品有机肥,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2019年2月下旬,霞浦县结合河湖“清四乱”整治工作,对三河流域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三河整治生态优先。2017年,霞浦县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大力推进三河流域水系连通工程实施,通过工程措施将七宝洋水库与三河、护城河水系连通,提高河道供水量,提升水生态保障能力。每逢枯水期由七宝洋水库不定期放水,以增加三河河道生态水量,促进三河水体交换,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确保三河流域水质稳定,水环境持续改善。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三河面貌焕然一新,与之配套建设的福宁文化公园,园区内中心广场区、历史文化展示区、综合运动区、主要景观区、生态园艺景观区及绿色生态停车场应有尽有,不同的功能区满足了市民的多样需求,每天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来此休闲观光、锻炼,以前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成了休闲公园。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役,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为此,霞浦县严格执行《霞浦县河湖长制工作管理办法》,确定河流专管员,负责日常河道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同时,借助暑期“河小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与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建立长期实践基地,并开展河长制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河长制工作。

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三河这个昔日 “脏乱臭”的“母亲河”旧貌换新颜,成了一幅流动不息的民生画卷,“幸福河湖”正从蓝图变为现实。(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吴枋宸)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