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让法治成为城市最亮丽底色——宁德市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活动

2022-09-05 16:41:08  作者:张颖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最多跑一次”成为群众、企业办事常态;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促成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持证执法、亮证执法、柔性执法”频频获得群众点赞……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行政立法力度,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以法治护航城市发展根基,守护人民安全正义。

“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力争在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宁德经验’。”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善长表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目前,我市法治政府建设蹄疾步稳,从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服务中心工作强化法治保障

法治,是一座城市的幸福标杆,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中心工作大局,探索基层治理体系,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强化重点项目法治保障力度,为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和保障。我市积极推动科学立法,把提升立法质量作为地方立法工作的生命线,出台《宁德市人民政府2022年立法计划》,将《宁德市木拱廊桥保护条例》《宁德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确定为人大地方性法规预备项目,完成《宁德市市区内河管理条例(草案)》审查,实现地方立法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共鸣,与民意呼应。

为强化食品药品领域执法工作,我市印发了《宁德市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守查保”专项行动时间延长至2023年3月,由原来确定的5个重点领域,覆盖到食品安全监管全领域全链条,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维护食品安全“全域全年”稳定。

全面依法治国,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从5月1日起,《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为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指明了方向。围绕《条例》,全市各级各部门致力于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提高信访事项办理质效,积极推动信访工作依法规范运行、群众诉求依法理性表达、合法权益依法有效保护,促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将矛盾纠纷和涉稳隐患化解在源头为目标,市信访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信访评理室”建设,并探索在社区建立“近邻评理室”,通过资源整合、自筹自建等方式,打造集信访事项评理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社区治理议事厅、法治教育宣教处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阵地。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社区“近邻评理室”160个,县、乡、村三级评理室分别开展信访评理37件、274件、519件,累计推动化解矛盾770件。

今年,我市还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执法领域,对人民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积极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快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1至5月,我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市月度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5项指标增幅居全省首位,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5%,工业用电增长18.4%……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市委、市政府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硕果。

一座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需要法治实力的硬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市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列入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安排,积极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一张“法治防护网”。

开办企业是设立市场主体的第一关,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我市建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通过“一网通、一窗取、一次办”,开办企业再提速,办结时限由2019年的5个工作日压缩至4小时,营造了良好创新创业创造营商环境。上半年疫情的不利影响下,我市市场活跃度仍旧明显增强,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46.82万户,同比增长13.77%。

这只是我市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

跑出“便民”加速度:行政许可事项“一趟不用跑”占比达99.19%,超过省目标29.19个百分点,“即办件”占比达84.95%,超过省目标34.95个百分点;加快推进“跨域通办”,建立闽浙边界政务服务一体化合作机制,实现“点对点”宁德温州跨省通办、宁德衢州跨省通办;建立14个“宁德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区,入驻106个自助服务事项,实现宁德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打造优质“服务圈”:设立全国第一个“事难办”协调窗口,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在政务服务方面遇到的复杂事、困难事、难办的事300多件;推动中介服务进入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交易,在省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开展中介服务交易652起;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容缺受理、提前审查、告知承诺制等改革措施,推动多平台数据实时共享,实现全过程在线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大幅压减。

擦亮信用“金名片”:引导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满1年的企业及时运用《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申请移出“黑名单”,进行信用修复;强化信用监管,实施“双公示”信息全面覆盖,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深化“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持续开展监管数据录入登记,录入的部门监管业务信息自动同步到省网上行政执法平台,实现监管信息数据共享,构建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联动协同监管格局。

为切实破解企业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提升窗口政务服务质效,2月11日起,市行管委还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大厅“局长服务日”工作机制,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各窗口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一天到现场办公,听民意、找问题、改作风,不断提高全程网办事项比例,推动重点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一项项制度的出台,一个个举措的落实,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份份成绩的取得,充分表明我市的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

深化体制改革增进民生福祉

着眼群众满意,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题中之义。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大信访、中诉讼、小复议……”过去官民纠纷化解的方式已在这些年间悄然发生变化。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市不断筑牢行政复议主渠道优势,以行政复议的“小切口”,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大格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市先后出台了《宁德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宁德市行政复议工作制度》,明确了宁德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改革措施和工作要求,对行政复议接待、受理、审理、调解、听证、重大案件备案、行政复议监督等工作进行进一步规范。在复议程序启动前,行政复议人员提前介入,力争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复议前,避免进入复议程序,节约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同时,综合采用实地调查、行政调解、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办案方式,由单一的书面审查逐渐转变为听证审理,确保案件审理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多形式提升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办案能力和业务水平。

群众有所盼,治理有所为。2021年,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的案件范围作出了具体规定,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必须达到100%。今年6月15日,全市行政应诉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减少行政争议,提升行政应诉工作能力,降低败诉风险。重点围绕重点项目安征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等难点问题,主动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形成良性互动。

据统计,1月至6月,宁德两级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216件,全市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率为100%。

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

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行政机关能否做到依法决策,直接体现其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政府职能能否全面正确履行。今年上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等部门牵头,在福洋、金涵城市更新片区、项目安征迁等工作中以“七个要”标准提升执法效能、提高执法水平,保证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有法务人员深度参与、严格按法定程序规范操作流程,对执法和征收文书进行法律把关,对重点项目涉及的民事纠纷及时进行调解,对法务风险点进行评估,对安征迁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确保重点项目材料归档规范化。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各地各级行政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依法决策的好经验好做法,决策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全面持续推进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6月8日,我市举办《信访工作条例》专题法治讲座,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今年上半年,市县两级已举办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21场,参加考试人数121人。同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继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法律法规纳入教学计划。

我市持续强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普法责任单位及时梳理本部门本单位负责执行的法律法规,由市司法局制定出台《2022年宁德重点市直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各县(市、区)均结合当地实际,下发了当地的《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市直各重点“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单位按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要求和程序,将普法责任清单在局门户网站或政务公开栏予以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让群众看得更清,监督更准、更有力。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单位均结合单位和部门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与依法治理活动,营造全社会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氛围。

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宁德篇章的新征程中,我市将继续坚持运用法治思维破解难题,用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法治政府建设年的“大考”中,全市上下将全力以赴交出一份优秀答卷。(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