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寿宁:十年奋进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10-02 09:30:00  作者: 吴苏梅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寿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着力打造工、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寿宁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0.96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110.75亿元,年均增长7.3%,是寿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特色农业 奏响“富民乐章”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寿宁猕猴桃、富锌晚熟葡萄又迎来大丰收。

将富锌葡萄发展成富民产业。吴苏梅 摄

在托溪乡峡头村高山锌葡萄基地,致富带头人蔡荣福正在清理刚采摘完的葡萄园。“4年前,我返乡种了20亩巨峰晚熟葡萄。去年,葡萄收入达20万元。”蔡荣福欣喜地说。

靠山谋振兴。寿宁土壤富含硒、锌元素资源,被列为首批福建省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荣获“中国富硒富锌农业示范县”“中国硒锌绿谷”等称号。

依托高海拔地区植物晚熟及土壤富含硒、锌元素的优势,突出寿宁葡萄高山晚熟、富硒富锌特色,寿宁全面引导合作社、农户走生态绿色生产道路,促进葡萄产业朝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寿宁富锌葡萄种植面积从2012年底不足300亩,发展到现在的近1.1万亩,年产量近1万吨,产值1亿多元,葡萄种植户人均增收5000多元,成为仅次于茶叶的第二大富民增收产业。

立足特色、着眼长远,寿宁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组建起“1+4”工作专班,提出以生态富硒锌功能康养旅游为引领,全面开发寿宁高山茶、优质水果、食用菌、林下经济特色产业。出台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奖补办法,设立总额度6亿元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扶持基金,规划建设“三茶”融合产业园、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强化硒锌科技赋能和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乡村旅游,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寿宁已建成百亩以上特色种植示范基地21个,累计发展茶叶16.18万亩、水果4.21万亩、食用菌800万袋、林下种养基地3000多亩。十年来,寿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8.5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0.82亿元。其中,生态硒锌农业产值超过20亿元。

特色产业兴,脱贫致富成效显。2018年,寿宁顺利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全面脱贫。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寿宁县下党乡党委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文旅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

寿宁围绕打响“难忘下党·福满寿宁”旅游品牌,按照“一核两带三地”规划布局,以“中国下党红色新地标”为核心,擦亮“冯梦龙、古廊桥、北路戏”等独特文化名片,以乡村振兴示范带、文旅融合示范带为主线,不断做大做强文旅经济,着力把寿宁打造成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硒锌康养胜地、乡村旅游目的地。

美丽乡村如诗如画。吴苏梅 摄

强化项目支撑,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寿宁持续完善配套设施,推进景区景点、旅游特色村建设;建成梦龙天池康养基地、犀溪旅游购物中心、韶托篝火营地、银山花田景区及水上乐园、竹管垅休闲养生基地等配套设施;推进难忘下党景区提升项目、西浦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下党乡杨溪头村自驾车露营地、大安乡水洋村自驾车露营地等自驾车营地项目。

聚焦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以红色下党为引领,通过交通网络、精品游线,把散布寿宁全域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景区景点串联起来,整体考虑、系统谋划、联动推进,加快形成全域旅游闭环,以红色下党游带动清新全域游。同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文化带、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实施好A级景区提标晋级行动,打造好特色街区、“三茶”产业园、23个金牌旅游村、网红打卡地,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文旅产业全产业链。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十年来,寿宁充分挖掘红色、梦龙、廊桥、北路戏、三峰古寺、茶仙、知青、信俗、状元、乡土等文化内涵,塑造廊桥文化、梦龙文化品牌,传承保护好北路戏曲,以特色化、差异化的载体,全方位讲好寿宁传统文化故事。

寿宁县委书记周乃松表示:“寿宁最大的优势在生态和文化,最大的潜能在旅游和康养。我们将聚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探索业态融合新模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非遗展示、节庆活动、戏剧演出、民俗风情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放大文旅叠加效应。下一步,将依托独特的硒锌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邀您森呼吸·品味硒锌宴’为主题,新建硒锌康养中心,引进健康‘云上医院’,发展精品高端民宿群,精心做好‘富硒锌+好生态+大健康’这篇文章,吸引更多游客到寿宁共赴一场康养之旅,加快打造硒锌康养旅游‘百亿产业’,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优势产业 强发展壮“筋骨”

走进三祥新材料科技园,青山绿水间宽敞整洁的白色厂房错落有致。车间里,机器轰鸣,装卸车往来运货,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三祥绿色工厂。吴苏梅 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电熔锆、纳米氧化锆、金属锆、氧氯化锆等九大系列产品150多个品种的产业集群。

立足其产业领先地位,近年来,寿宁以三祥新材为龙头,用好用足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锆镁产业发展相关措施,一手抓工业园区“腾笼换鸟”,一手抓产业链项目承接落地,全力打造锆镁产业集群。

寿宁因地制宜,在出台促进工业新材料及产业链发展六条措施基础上,又制定了“三方案三计划一小组”,组建产业链服务专班,强化工业用地、鼓励创新、引智招才、完善产业平台等要素保障,规划建设宁德锆镁新材料产业园,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不断提升锆镁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助力“金凤凰”二次腾飞。

党政助力,产业兴旺。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和寿宁县的强力保障,让三祥新材产业链逐渐壮大,镁铝合金、液态金属、纳米氧化锆、特种陶瓷等项目先后落地锆镁新材料产业园投建,投资总额约40亿元。

下一阶段,寿宁力争通过3年到5年的努力,打造一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年产值达300亿元至500亿元,科技研发实力突出、产品齐全、产业链长、集群效应和闭环效应明显的锆镁新材料产业园区。

便捷的交通路网。卓仕尉 摄

寿宁还不断完善际武工业园区功能,增强招商引资活力、吸引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出台优惠扶持政策,从工业用地、税费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全方位给予企业最大力度支持。从2016年开始,寿宁县大手笔投入,谋划建设了际武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为园区企业做好职工宿舍、污水处理厂、路网等生活生产配套设施建设。

暖心服务,发展共赢。近年来,寿宁的企业和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规划建设的3000亩际武工业园区,逐步形成汽摩配件、精密铸造两大主导产业,引进入驻企业28家。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28亿元,同比增长9.2%;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培育限上贸易企业(含大个体)15家。

补民生短板 绘幸福底色

在南阳镇寿宁一中新校区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挥汗如雨争分夺秒加紧室内建设。该项目15栋在建楼房全面进入室内装饰装修及室外工程施工阶段,预计11月底基本完成各楼栋施工任务,明年春季学期可投入使用。

寿宁一中新校区项目位于南阳镇核心区,总投资6.9亿元,占地面积192亩,建筑面积7.53万㎡,配备教学楼、实验楼、学生教师宿舍楼、体育馆、图书馆等功能设施。该项目也是寿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教育强县”战略的重要支撑。

难忘下党景区新貌。袁晓昊 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寿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再穷不能穷教育、小县要办大教育”的理念,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紧盯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深入推进均衡发展。

寿宁坚持适度收缩农村校点、扩大城区办学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序推进“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办学相对集中、高中基本向县城集中、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城乡办学初步实现优质均衡。通过新建、改扩建、腾挪转换等方式,形成一批教育补短板工程包项目,实施推进寿宁六中、鳌阳中学、茗溪小学、大同小学、实验幼儿园的扩建增容,启动洋边小学、寿宁五中、寿宁一中新校区等项目建设。一系列实打实的惠民举措,让寿宁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

近些年,老百姓看病难问题也得到切实解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设了寿宁县康复医院、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寿宁县医院第二病房大楼,新增床位735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投入巨资引进先进诊疗设备,推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越级提升,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提升健康获得感。

交通是发展的基石。“十三五”期间,寿宁县交通事业不断翻开新篇章。截至2021年底,寿宁县公路总里程1389.209公里。其中,国道127.8公里,省道70.2公里,县、乡、村道1174.8公里。建成托溪、竹管垅、清源、大安、坑底、凤阳支线“镇镇有干线”二级公路项目,寿宁县14个乡镇全部实现通达三级以上公路目标。建设改造“四好农村路”102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71.818公里等。

为拓展县城空间架构,寿宁还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高起点规划建设东部新城,进一步拉大城区架构,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县城品位,促进人口有序发展,力争通过努力将东部新城打造成山水交融、生态宜居、文化兴盛的现代新城。( 闽东日报 吴苏梅)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