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寿宁:培育电商“新业态” 撬动经济“新潜能”

2023-05-11 09:47:26  作者:吴苏梅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5月8日18时30分,位于寿宁县清源镇童洋村际头仔的寿宁县电商物流仓储中心,“老施家的茶”直播间如期开播,观看人次很快破千。

“欢迎大家来到‘老施家的茶’直播间,我是寿宁高山茶推荐官施昌海,今天我为大家分享来自‘中国天然氧吧’福建寿宁的高山白茶……”当日,主播施昌海逐一介绍寿宁高山白茶、乌茶、绿茶等产品。仅直播4小时,就售出300多单,销售额达5万余元。

此外,设在仓储中心另外一栋楼的“蜻蜓茶叶”“敏敏有好茶”直播间也如期开播,两位寿宁本地的新手主播热情洋溢地介绍寿宁高山茶,并对评论区的问题耐心解答。随着互动,直播间气氛也随之升温。

入驻仓储中心的“茶叶云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戴发辉说:“以前,茶叶销售都是通过线下门店销售,现在通过网上直播销售,效果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打算再开设五六个直播间,加大寿宁高山茶的销售力度。”

政府搭台能人唱戏。寿宁县电商物流仓储中心原为寿宁县旧棉纺厂,2020年以来,寿宁为盘活国有土地和闲置资产,先后投资3000万元,对棉纺厂废弃土地和厂房进行仓储化改造,搭建云仓电商数据平台,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入驻运营团队,引进电商销售、快递物流企业,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发货、统一对接”,把全县可直播销售的农产品集中到该平台,有效解决全县农业企业体量小而分散、标准不统一、物流快递成本高、快递时效慢等农产品上行中的“卡脖子”问题,促进“下乡的味道”和寿宁高山茶、生态硒锌产业“一品牌两产业”的做大做强。

目前,这里入驻的电商销售主体企业有20家,合作外运营直播公司4家,在职主播10多人,日均发送快递量2000多单,带动周边50多名村民就业,月工资平均4000多元。今年,预计可销售寿宁本地茶叶1500吨,线上交易额可达1亿元。

培育直播经济,人才是关键。去年以来,寿宁县在“争优、争先、争效”上下功夫,通过开展校地合作培育本土电商人才,助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武曲镇白岩村领尾自然村的外来媳妇吴海燕是农产品主播的佼佼者。前些年,武曲镇大力推广种植红美人、橘柚、沃柑等高优柑橘6000多亩。她与丈夫返乡种植了130多亩。2021年,在镇里的引导下,她参加了寿宁县第六届寿橙丰收节暨助农直播带货大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去年,秋柑橘丰收季,她通过直播与拍摄抖音短视频的方式,不仅将自家的水果销售一空,还帮助周边果农代销。今年春茶开采时,她又将目光聚焦到春茶上,通过拍摄茶园、制茶短视频,为村民的茶叶寻找新销路。

“这两年,县镇专门开设了培训班,请专业老师手把手给我们传授相关知识和技巧。武曲镇有10多名宝妈和返乡青年通过培训变身主播,去年,武曲镇的大量水果就是通过直播和发布短视频销售一空的。” 吴海燕说。

去年,寿宁对全县乡村进行摸底调查,择优推荐50余名学员参加农村电商培训专班。培训班邀请高校专家团队进驻,提供电商运营(含视频拍摄、剪辑、话术等)、直播策划、售后服务、仓库管理等培训,并组织学员开展团建活动、座谈交流、外出调研等,针对学员身份特点量身定制网络“人设”,孵化一批特色鲜明的农村电商人才。

不仅如此,寿宁还制定了“村村有直播”电商发展模式运行方案,明确工作要求、运行模式、考核办法、激励保障等,通过新增“粉丝量”、拍摄视频数量、综合表现等要素挖掘12名具有发展潜质的学员组成电商团队,按照主播、场控、摄像、写手、策划等职责进行分工,由政府出资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踪培训。建立“青蓝帮带”机制,给予电商团队每人每月1500元运行经费,由团队成员帮带临近村对电商有兴趣、有需求、有一定基础的妇女、返乡创业青年等,推动形成“村村有主播”,壮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在当地农产品丰收季开展电商直播大赛,通过“实操演练”提升直播账号热度及队员事业信心。该县还将武曲镇承天村的废旧小学改造为电商交流中心,内设农产品展示厅、培训室、营运办公室、直播间、停车场、发货中心等功能区。将基地作为该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点,通过开设不同产业学习专班,扩展直播销售产品领域。(闽东日报 吴苏梅)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