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福建日报看宁德 > 正文

多元解纷的柘荣探索

2024-06-13 10:30:00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陈丽彬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柘荣县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温暖社区、平安景区、和谐园区

多元解纷的柘荣探索

东南网6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陈丽彬“谢谢老谢”是柘荣县双城镇邻里街坊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老谢何许人也?原来是双城镇溪坪社区退休干部谢圣耀。老谢投身调解工作已近20年,由于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热心公益,颇受当地群众信任。

“请你好好养伤,放下心来。我们和厂家坐下来聊一聊,一定能就赔偿达成一致。”记者见到谢圣耀时,他还在忙于为镇上一名因务工负伤的小伙子协调赔偿事宜。“耐心听诉、热心接待、细心分流、恒心疏导、慧心解难、公心调解”是他的经验。

凭借多年如一日的真诚付出,2018年,谢圣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谢圣耀评理室被评为全省信访系统“十佳”评理室;2023年,双城镇“草根和事佬”工作法获评福建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老谢的故事,是柘荣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缩影。多年来,柘荣县创新“景区枫桥”三联工作法,打造“商企枫桥”多元服务中心,将诸多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

“草根和事佬”

调解一件,普法一片

步入谢圣耀和事佬工作室,一个硕大的“和”字映入眼帘。走道两侧写有“和待邻里”“宽厚谦恭”等家风家训,这间工作室于2014年6月由谢圣耀将自家老宅改造而来。家庭邻里纠纷、历史遗留问题、救助帮扶需求……镇上居民遇上各种烦心事,总习惯来工作室坐一坐,听谢圣耀评评理。

经谢圣耀化解的矛盾纠纷不胜枚举。除了及时解决当地党委政府转办、交办的任务,他还主动贴近群众,力所能及解决困难。双城镇两名年轻人本是无话不谈的挚友,可因酒后矛盾,竟然大打出手,闹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在旁听庭审后,谢圣耀心想,要是双方不把话聊开,隐患仍然存在,日后难免会再生纠葛。于是便主动找到两人,邀请他们前来工作室,一盏清茶,一场谈心,芥蒂由此解除。

尽管年逾古稀,谢圣耀仍然坚持奋战在调解一线。“基层矛盾纷繁复杂,单就家庭矛盾而言,就涉及婚姻、抚养、赡养、财产纠葛等,因此我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尤其要学深悟透《民法典》相关知识,才能做好调解工作。”谢圣耀说。

如谢圣耀所言,“调解一件,普法一片”是“和事佬工作室”成立的主要目的。历经多年努力,这片阵地先后组织开展了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集中宣传等普法活动,也成为当地社区的党建小屋。

在双城镇,像谢圣耀一般古道热肠的民间调解员还有不少。柘荣是典型的“小县大城关”,双城镇辖区常住人口52805人,占全县常住人口56.8%,人员流动性强、结构较为复杂。基于此特点,双城镇积极培养人民调解力量,建立“草根和事佬”超市1个、工作室32个,选聘65名“草根和事佬”,并通过分层培育、分类协作等举措不断激发队伍建设新动能。

“草根和事佬”们秉承“常在辖区走一走、遇上求助帮一帮、常在网上看一看、常在事后问一问、案件质量评一评”的工作理念,逐渐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实际工作中,若遇到群众不信任调解员的情况该如何应对?双城镇推出点单服务模式,实现群众“自个儿选人评理、自个儿服气认理”。此外,当地还根据不同矛盾纠纷类型、风险程度,结合“和事佬”各自专长,由各工作室“点将”受理案件。

2017年以来,“草根和事佬”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561起,调处成功率达99.45%,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20余起。

凝聚合力

为平安和谐保驾护航

在柘荣,基层治理的重要场景不止于社区,还包括撑起文旅经济引擎的鸳鸯草场景区,以及激活发展浪潮的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如何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柘荣县守正创新,以“景区枫桥”与“商企枫桥”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鸳鸯草场碧波万顷,是我省最大的天然草场,于2022年入围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苍茫的绿色背后,少不了“党建红”与“公安蓝”默默守护的身影。

景区内,老人小孩走丢、物品遗失、游客受伤责任不清、车辆刮擦事故责任不明等情况时有发生。针对此情形,东源派出所鸳鸯草场警务室坚持向科技和创新要“警力”,自建、接入社会视频监控探头93路,推广应用重点部位、场所人脸识别系统5路,建设视频监控平台;还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人巡、车巡,充分运用无人机技术开展景区全方位无死角空中巡逻,形成地空协同的立体化巡防体系,真正实现巡逻防控、警情处置一屏展示、一键调度。

当地一方面打造“红蓝+”矛盾纠纷联调模式,警务人员联动“草根和事佬”、景区管委会、旅游协会、司法部门以及律师等,组成多元调解队伍,既实行民警首接责任制,又形成矛盾纠纷快速转送化解通道,聚焦“萌芽状态”,做实景区一级调解;另一方面,立足鸳鸯草场接壤福鼎市磻溪镇后坪村的特点,打造“联盟+”边界治安联治模式,整合毗邻地区平安应急、乡贤调解、警务联动三支队伍,建立警务融合“大联盟”。多方努力下,“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融合式旅游警务正趋于完善。

目光转向园区。作为宁德市首家省级高新区,柘荣高新产业技术园区有力支撑当地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金属深加工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但随着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安征迁、劳资纠纷、员工关系等一系列“摩擦点”也接踵而至。如何实现“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园区”?柘荣县委政法委、柘荣高新区积极探索,联合创建一站式多元服务中心,打造“商企枫桥”多元化服务品牌。

中心设立“两庭三室”,即劳动争议仲裁庭、劳动争议审判庭,警务室、多元调解室、职工法援工作室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治理服务工作平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团、商企服务队、劳动争议仲裁团队等8支工作队伍,根据案件与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提升园区综合治理和法治服务水平。

多元解纷,重在依托“会商式”调处机制,联动多方形成强大服务合力。2023年9月,柘荣县人民法院立案窗口陆续接到柘荣某公司多名职工就企业欠薪问题的法律咨询。法院立即摸排该企业经营情况、欠薪情况及资产情况,同时联系所在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召集职工代表、企业法人、股东代表等开展面对面调解。历时一个多月,53名职工与该企业终达成调解协议,欠薪企业同意在协议签订后的15日内清偿拖欠的职工工资66万余元。

据统计,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为企业防控风险102项,公开巡回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51件,调解劳动纠纷82件、工伤纠纷10件,审结涉商企案件269件。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