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古田频道 > 正文

古田:高山蔬菜铺就乡村共富路

2025-08-27 10:35:38  作者:李文君 詹圣 郑为浩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8月27日讯(通讯员 李文君 詹圣 郑为浩)青山叠翠,白云舒卷。眼下正值高山白菜育苗的时节,古田县大桥镇双桥村的老党员陈钦自正在自家菜地里忙碌着。配制育苗土、播种、覆薄土、喷水、盖薄膜……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

这座藏于云端的村庄,拥有近三十年的高山蔬菜种植历史。白菜、佛手瓜、冬瓜、蚕豆等各类蔬菜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近年来,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600亩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云端菜园”。蔬菜产业不仅绿了青山,更富了百姓——村里的菜农人均年增收超过3万元,石步坑村等邻村也循迹跟上,共同加入这条绿色增收路。

作为村支委和蔬菜种植的“开路人”,陈钦自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种植技艺。从选种到施肥,他手把手地传授经验;无论谁家菜地出了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他的带动下,如今全村已有近三十户农户投身蔬菜种植。得益于当地高海拔、大温差的独特气候,这里产出的蔬菜品质出众、清甜可口,更巧妙错开了低海拔地区的上市高峰,收购价较市场均价高出10%—20%,成了名副其实的“抢手货”。

陈钦自告诉记者,每年除了10月至次年3月为农闲期之外,其余时间都是蔬菜产销旺季。这些天,每天都有二三十辆货车进村收购蔬菜。当被问及为何愿意无私分享种植技术时,这位朴实的庄稼汉自豪地说:“我是一名有四十多年党龄的党员,党员就该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近几年,不少原本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发展前景,纷纷带着积蓄和新技术返乡,加入由党支部领办的桥兴合作社。镇里也积极作为,干部和农技人员常年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2024年,全镇推进51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修缮灌溉渠、硬化机耕路,推动“薄田”变“稳田”,实现亩产增长两成。

发展底气足了,越来越多年轻人返回家乡。返乡青年徐济鑫种植70亩佛手瓜,去年纯收入达30万元。就连村里的田园风光也成了“加分项”,吸引画家前来写生、视频博主主动宣传,不仅带动乡村旅游,还推动蔬菜线上销量增长近三成。

大桥镇双桥村党支部书记徐济华表示:“我们村有不少年轻人长期在外从事食用菌种植行业,他们流转出自家的土地,由本村或隔壁村村民接手,用于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既能提高种植户收入,又能为外出农户增加租金收益。同时,本村闲散劳动力也可在蔬菜旺季打零工,参与田间管理,实现多方共赢。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划出特定区域,开发蔬菜采摘项目,包括佛手瓜、丝瓜等,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