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10:38:21 作者:张颖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殡葬服务是群众关切的重要民生事项,是不断深化殡葬改革造福民生的重要抓手,为用心用情做好这项工作,2024年以来,我市民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不断集中力量攻坚、系统上下求索,在全市殡葬领域试点开展“全年无休,24小时守候”服务,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优服务举措,不仅温暖了群众的心,而且让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更加凸显。 当城市闪烁着万家灯火时,在试点开展“全年无休,24小时守候”服务的福鼎市殡仪馆、霞浦县殡仪馆里,服务的齿轮转动得更为坚定。 细节决定成败,微末体现真情。殡葬服务“24小时守候”,及时受理业务咨询等服务,能有效缓解家属的焦虑,缩短业务办理和丧事筹备的时间,避免因等待引发的负面情绪;“全年无休”则打破时间壁垒,让家属无需因“非工作日”被迫延迟处理后事,从细节处提升社会对殡葬行业的认可度。 遗体接运服务方面,福鼎市殡仪馆、霞浦县殡仪馆无论凌晨或深夜,均能快速响应遗体接运工作,以专业与效率代替纷乱,用规范的遗体接运与初步处置履行对生命尊严的承诺。 面对事故遗体的创伤,工作人员以匠心为逝者清洁、消毒与修复,不仅为可能的法医鉴定创造条件,更是在创伤之上尽力重塑逝者的仪容。这份细致,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慰藉。 春节、清明节、国庆节期间,殡仪馆严格制定服务预案,提前部署人力增援,确保告别、火化、骨灰寄存的全流程如常运转。今年清明节假期期间,面对日均骤增30%的服务需求,福鼎市殡仪馆、霞浦县殡仪馆通过错峰引导,确保服务有序开展。同时,针对节假日期间家属返乡奔丧、时间紧张的特点,推出“一站式代办”服务,馆内专人为无法亲至的家属代行祭奠之礼。 在这直面生死悲欢的特殊空间里,每一个环节都浸透着对家属情绪的敏锐体察与无声疏导。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皆化作支撑悲恸心灵的细微力量。告别流程的讲解摒弃生硬指令,一句“您看这样安排是否合适”的贴心询问,在协商中悄然抚平悲恸家属天然的抵触感。服务台前耐心地倾听与解答,是对茫然无措的心灵最实在的搀扶。殡葬服务不仅是处理遗体的专业流程,更是传递社会温度与人性尊重的神圣仪式。 这份24小时、365天永不间断的服务承诺,其根基深植于一套科学、坚韧且充满人情味的保障体系之中。 人员配置上,“三班轮岗”与“备勤模式”确保任何时刻都能无缝响应,夜班应急、白班主理,职责分明;服务流程上,标准化操作与详实的电子、纸质交接记录,让信息在班次与假日间顺畅流转,杜绝沟通断裂导致的延误;在服务收费这一关键环节上,按照“一栏清”和“一键清”要求,公开公示各项收费标准,全面实施“一例一档”和“服务选项单”制度,严格按照群众自主选择的服务进行收费,在做到殡仪馆公开公正收费、群众明明白白消费的同时,又实现各项服务收费可溯源倒查;保障环节中,接运车辆、冷藏设备、火化炉等核心设施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及时维保”,并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关键设备永续运行;联动机制上,与医院、公安等部门的协调工作紧密前置——接到医院通知即能同步规划路线,遇非正常死亡则能协同公安高效处理,既维护秩序,又最大限度减少家属的额外奔波与煎熬。 同时,为确保这支特殊队伍始终能以稳定的温暖状态站在服务一线,馆内还通过“班次倾斜”、节假日3倍工资及心理关怀等举措,帮助员工调整状态。 试点开展“全年无休,24小时守候”服务,打造闽东特色殡葬服务品牌,是民政工作“以人为本”精髓在生命终点站的具体投射,也是我市民政系统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行便民惠民利民举措的一个展示窗口。市民政局将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以专业与赤诚守护逝者安宁,把“伤心事”办得省心、放心、暖心,让家属在温馨、温暖的氛围中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精神传承的力量。(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