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屏南:深耕林下“沃土” 激活富民“新动能”

2025-09-02 09:24:51  作者:张瑜 甘叶斌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8月末,踏入福建澄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山苍子种植基地,连片的山苍子树挂满果实,农户穿梭林间,有条不紊地采摘成熟果实,一幅“靠山吃山、硕果增收”的图景在眼前铺展。

屏南县野生山苍子资源丰富,以往由于缺乏系统开发,未能形成成熟产业链。如今,在屏南县委、县政府统筹推动下,福建澄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特色资源,逐步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链条,让曾藏于深山的“野果”变身致富“金果”。

“眼下3000多亩山苍子进入采收季,今年预计能收60多吨。”该公司负责人苏好松指着饱满的果实介绍,山苍子浑身是宝,果、花、叶、根都能入药,而屏南本地山苍子品种凭借高柠檬醛含量的优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柠檬醛可合成紫罗兰酮系列香料,这类香料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领域和食品生产环节,市场潜力十分可观。

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澄新生物的探索不止于种植。走进公司的采后管理中心,1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里,分拣、储存、加工流水线有序运转;另一边的精油提取车间,先进设备正将山苍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精油产品。

“我们始终靠创新驱动,不仅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级林业科研项目,还积极摸索‘山苍子+杉木’‘山苍子+黄花菜’的林下复合模式。”苏好松说,这种模式既保住绿水青山,又让每亩地的价值提升,福建澄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获评“屏南澄新山苍子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屏南山苍子科技小院”、首批福建省“自然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成了屏南林下经济的“领头雁”。

屏南的生态富民路,从来不是“单点突围”。翻开当地的“生态账本”:175.9万亩林地、73.05%森林覆盖率,作为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这里的每一片山林都在释放“绿色红利”。

在福建天星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茯苓丁、茯苓卷等深加工产品整齐陈列,包装精致的产品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条,更让茯苓的附加值大幅提升。

“我们创新采用‘不断根树蔸茯苓栽培技术’,高效利用伐区废树蔸发展茯苓种植,今年种植面积达2000亩。”该公司负责人倪小淋介绍,该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辐射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

长桥镇前里坪村的毛竹林间,也是一番忙碌景象。在该村的林下金线莲种植示范基地内,毛竹成荫,农户正忙着为金线莲浇水、除草。

去年以来,前里坪村充分利用大面积连片的毛竹林资源,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始改良毛竹林下仿野生金线莲种植方法,并建立“基地+农户+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金线莲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近5年来,争取上级项目补助资金累计达955万元,支持54个林下经济项目。”屏南县林业局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股负责人徐冠松的话语道出了产业蓬勃发展的密码。政策搭台、资金护航,让更多经营主体敢闯敢干,也让更多百姓参与其中。如今,屏南已有47个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面积20.7万亩,产值达4.85亿元,带动农户1.2万人,人均增收0.72万元。

林下“掘金”,美了生态,富了口袋。屏南正以山为媒、以绿为笔,持续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篇章。(闽东日报记者 张瑜 通讯员 甘叶斌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