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第三届圆瑛法师与宗教中国化交流活动在福建古田举办

2025-10-13 17:21:15  作者: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10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10月13日,以“智慧互鉴·和谐共融”为主题的第三届圆瑛法师与宗教中国化交流活动在宁德市古田县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佛教界代表、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齐聚圆瑛法师故里,开展文化交流,增进文明互鉴。

第三届圆瑛法师与宗教中国化交流活动在福建古田举办。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本届交流活动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宁德市佛教协会、古田县佛教协会、古田极乐寺承办,旨在深度挖掘圆瑛文化时代价值,传承圆瑛法师的慈悲利生与爱国精神,推动两岸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让圆瑛文化在交流中焕发新的活力。

古田县委书记许锋表示,古田作为圆瑛故里与圆瑛文化发源地,必将深挖圆瑛文化的时代价值,永志传承法师爱国精神,并以这份精神为纽带,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扎实推进宗教中国化实践,让跨越时空的家国大义,为两岸融合发展、古田高质量前行凝聚力量。

福建省佛教协会代表世起法师说,圆瑛法师毕生致力于爱国护教、促进和平,全省佛教界要以圆瑛高僧风骨铸信仰根基,以清规戒律护法门清净,持续推进佛教中国化实践在福建走向深入。

宁德市政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刘国平表示,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高僧大德积极建言献策,为圆瑛精神与宗教中国化探索更多有意义的实践路径,推动圆瑛文化名片在新时代的广泛传播。

现场举行相关协议签约仪式。 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交流活动期间,宁德市、古田县佛教协会与福建省圆瑛大师研究会共同签署《智慧互鉴・和谐共融:圆瑛法师与宗教中国化论坛巡礼》书籍编撰协议;圆瑛文教基金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杂志社签订圆瑛文化研究框架协议。

现场举行相关协议签约仪式。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此外,活动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高僧大德与专家学者先后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两岸佛教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圆瑛法师的佛学思想、爱国精神以及推动佛教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为两岸佛教携手前行、增进文化认同提供了重要纽带。

圆瑛法师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爱国高僧、佛教泰斗。抗战时期,他积极投身救国行动,组织僧侣救护队支援前线,设立难民收容所救助百姓,并赴南洋发起“一元钱救国难运动”,动员海外侨胞募集善款支援祖国抗战,用“出世不离入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佛教徒的家国大义。

作为圆瑛法师的出生地,近年来古田县始终围绕传承弘扬圆瑛文化主旨,先后完成圆瑛故居、纪念堂等基础设施修缮与展陈提升,建成首个“圆瑛文化”主题楞严书院,举办书画展,编纂专题文献,拍摄影视作品,不断丰富文化传播载体。

主办方表示,此次交流活动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既是对圆瑛法师抗日功绩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其“当具爱国之心肠,时切爱民之观念”理念的当代践行。古田县将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擦亮“圆瑛故里”文化名片,深化与两岸佛教界的学术交流与文化合作,让圆瑛法师的爱国精神与和谐理念跨越时空、代代相传,为推进宗教中国化、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古田力量。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