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09:17:04 作者:张颖珍 郭驰洋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
“十四五”期间,我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进阶“优质均衡”—— 宁德:昂扬奋进育时代新人 五年接续,奋进如歌。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我市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投入资金约80.87亿元,可提供学位约8.7万个,较“十三五”增长约20.3%;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98.8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7%左右;培养、认定市级以上名优骨干教师近2400人,筑牢育人根基……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彰显了我市推动教育强市建设的坚定决心和稳健步伐。 公平普惠 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近日,在蕉城区金涵濂坑幼儿园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教学综合楼的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面完成,工人们正进行水电管线的预埋布设。 濂坑幼儿园项目是蕉城区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缓解“入园难”问题而重点推进的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十四五”期间我市扎实推进教育公平的工作印记之一。 五年来,我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进阶“优质均衡”,免试就近入学、阳光入学政策全面实施,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得以改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18万人,为宁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优质资源跨越山海、链接八方。与北师大签订基础教育合作协议,合作共建的北师大宁德实验学校于今年9月顺利开学;推动市教师进修学院与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及江苏南通教科院签订合作协议;宁德一中与北京八一学校、江苏梁丰高级中学结成友好学校……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教育教学教研水平,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强师优师 为青少年筑牢成长根基 “十四五”期间,我市强师优师路径更加明晰。 五年来,宁德优师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培养、认定市级以上名优骨干教师近2400人;持续推进紧缺急需市级人才引进项目,引进认定宁德市基础教育人才432人,累计投入引才经费约5100万元,教育系统入选宁德市“天湖人才”671人。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青拓集团青山慈善基金会助学助教4885人、奖教奖学780人,共计约2400万元;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设立10亿元的宁德市毓捷教育基金会,近两年表彰中心城区29名优秀学生和115名优秀教师,表彰金额达642.5万元。 与此同时,教师待遇保障持续加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见效,教师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日渐形成,激励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服务中心 赋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十四五”期间,我市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速组建,培养了一大批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宁德工匠”。 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技工有奔头。对接四大主导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保持在60%以上,各院校先后与255家企业(单位)建立实质合作关系,与四大主导产业链的企业联办订单班(冠名班)达40多个。 宁德师院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3个;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全国三茶统筹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宁德新能源产业产教联合体”,获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宁德开放大学与宁德时代成立“时代智匠学院”,学生近3000人,是目前全省校企合作最大产业学院。(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实习生 郭驰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