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寿宁北路戏建团65周年活态传承自成一派

2025-10-30 09:17:09  作者:龚键荣 黄楚妍 吴苏梅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10月28日至2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界和文艺界专家学者、文化部门负责人、非遗传承人等齐聚寿宁,交流总结北路戏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经验路径,共同破题传统戏曲文化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之问。

在寿宁北路戏活态传承成果展示展演上,新生代北路戏演员接连献演传统折子戏《活捉三郎》《乾元山》《钟离下山》《挂画》,以精湛技艺获得专家学者和老一辈戏曲演员的热烈掌声。

看到年轻一代接过北路戏传承发展的接力棒,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原寿宁县北路戏剧团团长叶明生感到十分欣慰。他说:“寿宁北路戏的保护传承发展历经风雨沉浮,正是有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才能拯救这一珍稀剧种于濒危之时。”

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乱弹诸腔自清初以来一路南传进入福建,与民间音乐融合形成的地方戏,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1960年10月1日,寿宁县北路戏剧团成立,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北路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开始抢救遗失的曲调、剧目及表演技法,被誉为这一剧种的“天下第一团”。2006年,寿宁北路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5年来,一代又一代北路戏人坚守“把断掉的传承之弦一根根续上”的誓言,接续守护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县委、县政府把北路戏作为本土文化名片进行重点打造,成立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提升改造北路戏剧院,建设北路戏展示馆,支持开办北路戏传习班,常态化开展惠民演出,深化“戏曲进校园”活动,出台《关于支持北路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有力营造“小县有大戏”的浓厚氛围。(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黄楚妍 通讯员 吴苏梅)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