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屏南:研学“走”进乡野间 “别样课堂”润童心

2025-10-31 15:31:48  作者:张瑜 张声平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10月24日,屏南县棠口镇棠溪研学基地热闹非凡,屏南县国宝小学在这里开展“红色研学悟初心砥砺奋进向未来”研学活动,学生走进乡野间,一堂别开生面的“田间实践课”热闹开讲。

“红薯要顺着藤蔓找,挖的时候别太用力,不然会把薯块挖破。”田间地头,农民伯伯认真讲解红薯的生长周期与挖掘技巧,学生们认真聆听。随后,大家挽起袖子、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当一个个饱满的红薯从土里“冒”出时,欢呼声此起彼伏,学生们真切体会到了劳作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前在课堂上反复讲‘珍惜粮食’,孩子们或许只是记在心里;但今天亲手挖过红薯、感受过劳作不易后,这份理解才真正刻进骨子里。”带队老师孙振楚感慨道,通过“研学+”模式,把劳动场景变成“活教材”,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增长知识,在分工协作中培养团队意识,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这样的“别样课堂”,在屏南的乡野间不断延伸。在寿山乡白玉村“不耕农场”,一堂融合生物、历史与劳动教育的课程也正热闹上演。屏南县实验小学的学生化身“小小渔夫”,走进稻田,体验稻花鱼捕捞。“为什么鱼能和水稻一起生长?”“这种种养方式对环境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在互动中深入了解稻鱼共生的绿色种养智慧,收获了课本之外的成长养分。

近年来,屏南县将研学实践教育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依托本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古村风情、非遗技艺和人文特色等优势资源,精心打造“厦地—前汾溪”“北墘—康里”“柏源—上圪”等研学旅游线路,将各村资源串点连线。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打造各类研学旅游点近20处。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每一次‘走出校门’都成为一门精心设计的课程,而不是简单游玩。”屏南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屏南,研学实践教育已成为一堂行走在绿水青山间、浸润着历史文化的“大课”。它不仅以独特的魅力为孩子们的成长添上了别样色彩,更在县域教育改革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兼具生态之美与人文温度的创新之路。(闽东日报记者 张瑜 通讯员 张声平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