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09:26:12 作者:周士轩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
10月31日,2025年宁德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通报会召开,聚焦“牢记嘱托、谱写篇章”主题主线,围绕科学指挥调度、水利工程建设、信息技术运用等重点环节,持续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提质增效,全力守护河湖安澜、保障群众安全。 2025年以来,我市坚持闻“汛”而动、迎汛而“战”,成功防御“韦帕”“桦加沙”等6场台风、11次暴雨、5次强对流过程,有效防控江河洪水和山洪灾害,实现“人员零伤亡、水库零垮坝、堤防零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牢牢把握水旱灾害防御主动权,有力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 面对“韦帕”台风带来的严峻考验,7月,全市平均降水量达457.2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我市及时发布预警,提前转移沿海及山区群众2800余人,并统筹调度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化害为利,实现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充分彰显科学调度指挥的支撑作用。我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通过健全调度指挥机制、夯实日常巡查责任、完善水库调度安全防线,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水旱灾害防御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民生根本。我市立足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立健全专项工作机制,高位谋划推动赛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等项目,夯实防汛基础。大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与建设力度,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工程网络。同时,着力提升流域调洪能力,通过新建水库、水库安全鉴定、加强现有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等措施,全面筑牢流域防洪安全屏障。 今年汛期防御中,“智慧防汛”成效良好。我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构建监测预报体系,加密雨水情监测网络,于关键节点布设高清视频监控492套,建成山洪灾害监测点251处,打造标准化水文观测站108处,为420座小型水库全面安装雨水情自动监测系统并配套建设量水堰,织密“全域感知”数据天网。深化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依托“全球眼”防洪调度视频监控系统、福建省数字孪生防汛(千库联调)平台和宁德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将科技赋能切实转化为防御实效。此外,强化多部门协同预警,建立水利、气象、水文、应急、海洋预报等多部门“每日会商、实时联通”协作机制,严格落实“叫应”机制,打通应急响应“最后一公里”。 水旱灾害防御是一场持久战。我市始终绷紧水旱灾害防御这根弦,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强能力”目标,统筹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工程建设、山洪灾害防范三大重点工作,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更强担当,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筑牢水安全屏障。(闽东日报记者 周士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