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宁德: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2025-11-06 10:02:16  作者:陈容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宁德市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增加绿色食品供给

——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走进霞浦县果丰园家庭农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一个个红心火龙果接连成熟,一株株小番茄开花、坐果,游客们手提篮筐,穿梭在农场中,享受采摘的乐趣。

霞浦县果丰园家庭农场位于牙城镇渡头村,由霞浦县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牙城镇种植大户柳阿静参与创建。柳阿静介绍,农场坚持精品化生产,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减少化肥使用,增加有机肥使用。

“这片土地采用了有机无机配施技术,化肥用量减少30%,种植出的火龙果和小番茄产量不仅没降,反而提升了5%,口感明显改善,甜度也更高,在观光采摘中很受欢迎。”柳阿静说。

同样喜迎丰收的还有位于蕉城区虎贝镇的璟丰农业猕猴桃果园,一颗颗猕猴桃挂满枝头,农户抓紧时间采摘、分拣、包装,销往福州等地。

璟丰农业负责人李枝英笑着说,丰收答卷背后是对生态农业的持续探索。多年来,他们结合施用农家肥、制作酵素菌肥,使用捕食螨防治红蜘蛛等生物与物理防治措施,带动猕猴桃品质提升,果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吸引众多消费者通过线上下单购买。蕉城区科技特派员林绍灿评价:“生态农业之路,拓宽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空间,赋能了乡村振兴。”

地处寿宁县凤阳镇的臻锌园葡萄专业合作社连续多年种植豆科绿肥植物,在美化果园的同时,增强土壤肥力。

和许多果园一样,他们也曾一度受土壤肥力问题困扰,合作社理事长张仙养介绍,在农业服务团队的指导下,果园采用“有机肥+绿肥”等技术措施,大面积套种紫云英、黄花羽扇豆、苕子等绿肥植物约1400亩,通过绿肥多年广泛应用,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病虫害生态防控能力,提升耕地肥力,进而提高葡萄品质,实现节本增效。目前,合作社平均年产葡萄约2000吨,产值约1800万元。

引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既可以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可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促进有机肥对化肥的有效替代。近些年,我市持续引导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完善粪污处理装备配套。

福鼎市嵛山敬财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一直沿用“玉米(粮食)种植+山羊养殖+羊粪施肥茶园”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将羊粪堆积发酵转化为有机肥,供茶园、农田使用,回收玉米秸秆等制成饲料,促进农牧融合发展,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

据悉,目前,福鼎已在店下、嵛山、管阳等多个乡镇布局循环农业试点,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全面推广“玉米—山羊—羊粪肥茶”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发展绿色农业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途径。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市级科技特派员曹榕彬介绍,近些年,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通过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肥种植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措施,助力美丽宁德建设,不断增加绿色食品供给,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已连续多年下降。截至2025年11月5日,全市绿色食品达523个,有机产品30个,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共识。 (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