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2025-11-06 10:02:16  作者:郑凯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银发健将展活力 康乐家园绘新篇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11月6日,宁德市第十一届老健会正式开幕,这不仅是宁德市老年体育工作成果的一次展示,更是“康乐家园”建设成效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持续以创建“康乐家园”为抓手,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体育工作格局。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城乡的健身场地,当老年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社区广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老年人体育事业的进步,更是一座城市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让夕阳红更绚烂、更温暖,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健康、收获快乐。

健全体系强根基 

“献爱老心,架康乐桥”一直是基层老年体育活动的服务宗旨。

1984年,宁德市老体协正式成立,在一代代老体协人的不懈努力下,协会“大家庭”不断发展壮大,开启了我市新时代老年人体育工作新局面,谱写了一曲又一曲“银发”赞歌。

十年来,市老体协相继获评“全国老年体育贡献奖”、2018年“全国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2020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2023年被宁德市民政局评为5A级社团组织。推动创建省市级“康乐家园”1416个,其中省、市级授牌示范点21个。如今,我市已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老年人体育服务网络。

通过“创建一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的推进模式,我市培育出霞浦牙城集镇“功能提升型”、寿宁斜滩社区“融合共享型”、古田西溪村“改造利用型”三大典型模式,实现基层老体协“有人管事、有场所活动、有经费保障”的常态化运行。在组织网络健全的基础上,还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基层体育骨干的专业素养。

2023年,全市共举办辅导员培训班368期,培训二级教练员218名、三级教练员483名,选送19人参加国家级培训。其中,蕉城、福安等地创新“巡回培训+基地培训”模式,将太极拳、广场舞等项目下沉至乡镇社区,古田西溪村更实现11个项目常态化开展,形成“培训—普及—提升”的良性循环。

场馆建设提质效

随着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市同步推进健身场地设施的全域覆盖,让老年人走出家门就能享受便捷的健身条件。

2024年,我市投入200余万元新建及改造场地设施,新增室内活动面积12718平方米、户外面积10000平方米,建成门球场14个、地掷球场16个、气排球场5个。

古田西溪村利用闲置中学改造建成3100平方米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配备门球场、地掷球场等设施;福安富春社区打造“室内+户外”一体化场地,集门球、气排球、柔力球等项目于一体;福鼎镇边社区将闲置的小学教学楼改造成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建成室内外活动场所1200多平方米,并与社区公园连为一体,实现“一场多用、资源共享”。

而市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更是成为标杆场馆,全年开放超300天,举办培训、展演等活动近60场,接待超10万人次,成为城区老年人“健身打卡地”。

同时,各县(市、区)同步推进场地建设,逐步织密城乡15分钟健身圈。霞浦、古田、屏南均拥有独立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蕉城金溪社区、福鼎海口社区等示范点通过“政府补助+单位自筹”模式,实现场地设施迭代升级,让城乡老年人共享体育发展成果。

活动普惠润民心

场地设施的完善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硬件支撑,而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则让“康乐家园”的内涵更加饱满。

近年来,我市以赛事为纽带推动体育活动普及化、常态化。在第四届全国老健会上,宁德代表团包揽7项团体金奖、5项银奖及10项个人金奖,创历届最佳成绩,其中柔力球、健身球操项目由福安组队,持杖健走、棋牌项目由市老体协直接组队,展现“市县联动、基层选拔”的竞赛机制。

2024年,全市举办各级交流比赛130余场,参与老年人超2万人,经常性参与体育健身的老年人达40多万人,形成“月月有赛事、村村有活动”的生动局面。其中,“康乐家园杯”系列赛事作为品牌载体,已连续举办五届,吸引60余个基层康乐家园参与气排球、门球等项目角逐。

不仅如此,福鼎市连续14年举办“明星村村级地掷球赛”,周宁县坚持10年开展社区门球联赛,蕉城金涵社区常态化开展8个项目交流,古田西溪村、周宁兴福社区等示范点通过“活动+展演”的模式,让广场舞、太极拳等项目融入日常生活,真正实现“体育惠民、康乐全民”。

本届老健会,我市将以“隆重、热烈、安全、节俭”为宗旨,通过“我与老健会同行”百项系列活动、“千村万人健步走”等活动,持续营造“全民参与、全域联动”的浓厚氛围。(闽东日报记者 郑凯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