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蕉城大岭村:精准施策兴产业 “旅居+康养”拓宽增收路

2025-11-13 09:47:22  作者:陈容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中午时分,蕉城区石后乡大岭村孝老食堂里热闹非凡,除了本地老人就餐,还有不少操着南腔北调的外地游客。大岭村村主任黄德洲说:“目前,在大岭村旅居的游客达30人,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事情。”

近年来,康养旅居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抢抓这一消费热点,今年,大岭村积极盘活村庄闲置资源,致力打造乡村旅居目的地,用“旅居+康养”解锁乡村振兴新模式。

大岭村地处水源保护区,青山环绕、空气清新。然而,一直以来,大岭村的好生态“养在深闺无人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大岭村民大部分外出经商务工,留守老人居多,村集体经济自主营收能力较弱,村庄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驻村更应助村。”怀着对家乡的满腔热忱,2025年,蕉城区交通局干部黄鸿主动请缨来到大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任职以来,黄鸿与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探访群众、倾听民声。在摸清村情的同时,他们认真思考村庄发展之路。今年7月的一次防台防汛行动给予了他们不一样的灵感——望着闲置率颇高的村委楼单间,黄鸿琢磨着把这些闲置房屋盘活,用于接待旅居客,促进村集体、村民双增收。建议一经提出,当即得到众人的一致支持和认可。

说干就干,台风过后,大岭村村干部迅速分工协作。他们一方面在小红书等热门社交平台注册账号,精心整理素材、撰写推文,向全国网友发出大岭旅居邀约;另一方面,集中整理幸福苑、村委楼等10多间闲置房屋,配齐空调、热水器等生活设施,以“一人一单间”模式对外招租。为节省开支,村干部还亲自搞卫生、装门帘。

“隐居深山,房租300元一个月,食堂一餐10元,畅享田园生活,远离城市喧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菜园、有山泉、有柴火灶,还能露营喝茶聊天,看云卷云舒、星光满天……”大岭村的旅居信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他们中有包括向往乡村生活的退休干部,也有专注备考的考生,还有寻求创作灵感的网文写手以及渴望短期休养的人。

来自福州的雷先生在大岭村一住就是两个月,他直言“环境安静适合放空”;在长沙的陈先生看到招募信息时,恰逢他房屋到期,连夜买了火车票就赶来;从深圳过来的网友文静表示,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组队去徒步,回来后直接在孝老食堂就餐,符合她的需求。网友“闪闪发光sunny”还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与大岭村的故事:“在福建宁德大岭村的五天,体验了质朴生活,品尝了传统美食,见证了乡村振兴,村民的热情让我感动,大岭村正逐步成为隐居与旅行的理想之地。”

眼见旅居模式初见成效,村两委趁热打铁,决心扩大规模,惠及广大村民。他们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腾出自家闲置房屋参与其中。面对质疑声,他们耐心解读,并用实际行动打消村民的顾虑。“多了一份收入。”在孝老食堂帮忙的黄大姐腾出闲置房屋,领到首月租金时笑得合不拢嘴;村里的老支书也由衷感慨:“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比我们当年做得好多了。”

旅居经济的兴起,也惠及孝老食堂。“孝老食堂,一年开支不小,如今,旅居游客加入孝老食堂就餐,既增添了人气,又减轻了孝老食堂的运营压力。”黄德洲说道。

为进一步留住游客、提升旅居体验感,目前,大岭村正积极筹措资金,重点推进星空营地建设。利用方舱集装箱进行彩绘改造,拟建设集露营、户外茶室于一体的多业态体验区。看到村庄发展势头正劲,山脚下的养殖户也动了心,着手提升农家乐。

同时,村两委全力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希望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并进一步整合资源引入文创团队合作运营。记者采访当日,恰逢一位外地乡村文创设计师在村考察。“来了两天。”该设计师表示,自己是通过网络关注到大岭村,被这里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潜力所吸引,希望寻求合作。他表示,若达成共识,将结合自身专长,助力大岭村因地制宜打造更多文旅特色产品。

乡村要有活力,离不开人才支撑,更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金点子”。黄鸿表示,下一步,大岭村将持续把握网络流量红利,做好游客服务,积极策划引入新产业、新业态,争取更多资金和项目支持,以少投入撬动大发展,推动村庄实现蝶变升级。(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