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08:55:23 作者:黄雪凝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
菌包生产有质量、菌菇托管有技术、育菌全程有保障……在“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一场社会化服务变革正悄然改变着食用菌生产方式。 走进古田县凤埔乡绿华食用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华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标准化生产出的菌包成为众多菇农的“致富宝”。“换成他们的菌包以后,成本低了,种植轻松了,产量也比以前好了。”正在采购的当地菇农曾香崧说,经过专业化、无菌化生产出的菌包令他们“放心很多”。 以前,农户需要自行培植的菌包,不但效率低、成本高,而且面临菌包感染等问题,而绿华公司成功将传统食用菌生产模式进行了现代化转型,在标准化、机械化的现代无菌车间进行接菌、培养,菌包感染率从原先10%降到5%以下,产出的食用菌品质也得以提升。 作为古田食用菌的重要产地,凤埔乡有85%以上的农户从事着食用菌相关行业,许多菇农和曾香崧一样如今已是绿华菌包的“老客户”。 标准化菌包的成功,只是古田社会化服务发挥“威力”的“前半篇文章”,这套服务体系并未止步于生产前端,而是构建起一张覆盖生产全链条的服务网,为菇农织就有力保障—— 绿华公司推出的“集中接种+工厂化养菌”全流程托管服务,让农户可直接购买已经完成灭菌、接种、养菌、育菌程序的优质菌包,省时省力、安心放心。绿华公司总经理曾信城告诉记者,在专业化的全托管理下,养菌周期可从45天缩短至35天,菇农也可以将精力集中于后期的出菇管理,实现专业化分工。 即将落地古田县鹤塘镇的吉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和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引进菌包保险。农户若在接种过程中发生感染,即可获得理赔,消除后顾之忧。此外,该公司还将研发最新技术用于菌包制作,减少废水、废料排放,同时对损坏、感染的菌包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农户损失,也让食用菌生长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社会化服务为降本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共富经验”。通过整合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多方资源,古田县探索推行“共富联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作用,搭建镇、村、银、企、民联动合作的“共富平台”,构建多层次帮扶体系,对接更新、更优育菌技术,确保致富路上“不掉队”。在古田县天天源公司,周边6个村党支部、200余家农户通过产业链党委牵线搭桥,形成了“企业盈利、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多赢局面,菇农户均年增收5万元。 在社会化服务的引领下,古田的食用菌共富产业路越走越宽,逐步从提篮叫卖到企业带头,从单打独斗到链式发展,越来越多的菇农通过社会化服务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让自家的山野“土货”变为致富“金菇”。下一步,古田县将持续深化拓展“共富工坊”“共富联营”等机制覆盖范围,联动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推动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至乡镇一线,多方合力促进社会化服务逐步覆盖乡镇,努力打造共同富裕“古田样板”。(闽东日报记者 黄雪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