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周宁硋窑村:宋瓷焕新彩 古村启新程

2025-11-18 09:28:00  作者:魏知秋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11月11日,踏入周宁县泗桥乡硋窑村的周宁宋瓷文化展示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片片古朴的瓷片、一组组复原的制瓷工具有序陈列,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宋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曾经的硋窑村,村民多以农业种植和外出经商务工为生,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性收入不足。2021年,村两委立足村情实际,明确将振兴陶瓷业作为乡村发展的抓手,将目光投向那片沉睡的“宝藏”——宋代硋窑遗址与传承千年的制瓷工艺,开启了“文化赋能、产业融合”的振兴之路。

“硋窑村的名字就藏着我们的根。”硋窑村党支部书记林兴平介绍,村里的陶瓷工艺可追溯至宋代,丰富的高岭土资源曾孕育出“百窑连珠”的繁盛景象,虽历经岁月变迁,却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村里在宋瓷窑遗址挖掘出青瓷、影青釉、白瓷等文物,这些发现为陶瓷业复苏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此契机,村里系统性开展宋代制瓷工艺挖掘整理,先后建成宋瓷文化展示馆与手工制瓷体验馆,通过文物陈列、技艺演示、互动体验,让沉睡的宋瓷“活”起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文化的活力,关键在人。为了给传统产业注入生命力,硋窑村积极引导待业大学生、青年投身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册成立“周宁宋瓷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批5名青年潜心钻研,在保留宋代工艺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与实用需求,开发出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陶瓷新品,让古老技艺焕发出时代光彩。

宋瓷“活”起来,带动乡村“旺”起来。硋窑村以陶瓷文化为纽带,整合660亩耕地、5300亩林地资源,成立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130亩抛荒土地发展巨峰葡萄、阳光玫瑰等农业产业,利用优质山溪水养殖黄翅鱼、甲鱼等水产品,形成“瓷文化+特色种养”的多元产业格局,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实现稳定增收,曾经的偏远山村走上了“产业兴、百姓富”的道路。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挖陶瓷文化内涵,推动陶瓷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同时,规划建设瀑布步道、原始森林顺岭步道、趣味农场等项目,推动陶瓷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不仅能看到宋瓷、体验制瓷,还能留下来、住下来,感受硋窑独特的魅力。”林兴平说。(闽东日报 魏知秋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