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活动上升!这8类人群别等了,疫苗赶紧安排→
近期,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明显上升,福建即将进入流感流行季,哪些人最该打疫苗?什么时候打最合适?
北半球流感“早发”
北半球多国正在经历一个“异常”的流感季。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报告流感活动显著上升,其中日本今年10月即进入流感季,比往年提早一个多月。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9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然而进入10月,欧洲多国、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北部(包括北海道)及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全国流感活动上升
与北半球趋势相似,中国流感监测周报的监测数据显示,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北方部分省份上升,即将进入流感的流行季节。结合既往流行规律,当前正处于流感活动上升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流行强度可能进一步增高。
重点和高风险人群需警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指出,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包括: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居住人员及员工。
(5)孕妇。
(6)6~59月龄儿童。
(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气温下降导致室内活动增加,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作为流感高发人群的主要聚集场所,面临较大的传播压力,需格外重视预防。
气候“推手”与病毒风险叠加
(一)气候条件适宜病毒传播
今年秋季,南方省份气候呈现“高温转干冷”的快速转换(图1)。福建省气候中心预测,未来将呈现“阶梯式降温”特点,11月17日起福建省大部气温将明显下降,19-22日西部北部地区夜晨气温较低;12月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并伴随阶段性强降温过程。低温环境可能与传统流行季形成“接力”效应,持续助推流感疫情发展。结合厦门大学科研团队的分析预测,未来1-2个月流感活动水平将持续上升并维持较高水平。

9月1日至11月13日南方地区平均气温时间变化图
(二)多重因素叠加加剧传播风险
除了适宜的气象条件,以下因素也共同推高了传播风险:
●人群免疫力减弱:距离上一波流感流行已有一段时间,人群对当前流行的病毒毒株免疫力可能不足。
●旅游与人口流动:特别是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热门旅游城市迎来大量客流,显著增加了病毒输入与跨区域传播的风险。
●室内聚集增加:气温下降导致人们在室内的聚集时间延长,尤其是学生、幼托儿童等重点人群,加上通风减少,人群聚集性和病毒暴露风险同步上升。
未来数周流感流行强度将持续增强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的全国流感样病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阳性率已超出预警线,我国流感活动已进入上升期,未来数周流行强度将持续增强(图2)。

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阳性率监测值和预测值(来源于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田木科研团队)
建议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的季节性流行造成较严重的健康负担和经济负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建议所有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上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此外,大家还需加强日常防护,在人群密集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建议密切关注“福建疾控”“福建气象”“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CTModelling”等官方发布的健康与气候预报提示。
快转发提醒家人朋友
接种流感疫苗
是秋冬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