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福安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纪实

2019-01-31 16:34:21  作者: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廖诗朝

志愿者为环卫工人服务

科普培训进乡村

共建共享,资源向农村输送

文化资源不足是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为解决这一问题,福安创新工作模式,整合文化资源,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不断地输送到农村。

在体系构建方面,宁德市成立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组,福安市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各乡镇(村)的所(站)整合现有的基层阵地,形成固定的实践场所,统一调配使用,配套完善活动设施,突出文明实践功能,实现了“一个场所,一个主题、多种使用”。

隆冬时节,在溪柄镇楼下村,虽然是农闲时节,这里却热闹非凡。村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32幢形制规整的古民居大宅院变成了文明实践基地,各院落天天有活动,还带动了旅游观光客参加。

实践中心志愿者们通过建立“五云书屋”乡村私塾、“篆刻艺术展示点”、“摄影志愿者沙龙”等平台,经常组织开展村民说事、家风家训、摄影书画展示、国学交流、经典诵读等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吸引了上千人人次群众参与,游客5万多人次,不仅提升了楼下村的文化内涵,而且让群众们受益颇丰。

溪柄镇楼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取得的成效,是福安市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在积极探索以“七重点七服务”为工作模式,组织120多支文艺小分队、400多人的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队等七类志愿队伍深入农村,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乡俗俚语倡导文明,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此外,福安市探索建立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当地群众可根据需要从中心开列的120多项文明实践活动“菜单”中“点菜”下单。通过制定“菜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