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侧记
2019-12-18 09:32:20 作者:郑舒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的标准跑道 一幢幢教学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批批学子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家长们油然而生的获得感,都是蕉城教育发展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作为中心城区不可或缺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资源,不仅事关城市发展,更是百姓所急所盼之事,社会关注度极高,办好蕉城教育,受惠的是40万蕉城的父老乡亲。”蕉城区副区长缪希崇说。近年来,蕉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想方设法补齐教育民生短板,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经过不懈努力,蕉城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等称号。 加大资金投入 补短板惠民生 走进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令人赏心悦目,一股浓浓的运动气息扑面而来。“我们学校有400米跑道的标准化综合运动场”“我们学校有蕉城区唯一的11人制的标准化足球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争抢着给学校添彩。 在操场的另一侧,是规划中的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二期项目,今后将建成食堂、宿舍楼、室内体育场馆和教学辅助房。“作为蕉城区面积最大的一所学校,我们学校可容纳3000多名中小学生,缓解了目前中心城区学位紧张的问题。”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老师陈远瞩说。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心城区的外来人口逐年递增,随迁子女纷纷涌入中心城区学校,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日益增强,给蕉城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据统计,蕉城区正以每年增长2000个学位的态势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才能缓解日趋严峻的教育压力?蕉城区加快项目建设,改善就学环境。民族实验小学异地新建、城南中心小学扩建、第一实验学校旧校区扩建、第二实验学校二期建设、金涵幼儿园改造……一个个项目的实施,印证着蕉城区在加快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上的不懈努力。 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蕉城区2018年、2019年共计投入27.2亿元,新建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北山西林学校、蕉城区六都学校,五中异地新建、城澳学校异地新建等教育补短板项目。 强化师资队伍 营造敬业氛围 “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工作室,是鼓励更是鞭策,今后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带出品牌团队,做好教育工作。”去年3月,阮平春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作为工作室的灵魂人物,有着多年教龄的阮平春带领成员们开展教学研究,收集最新的教科研成果,整合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一年多来,该工作室培养了1名福建省学科带头人,2名宁德市名师,2名蕉城区名师,以及多名宁德市学科带头人、宁德市骨干教师、高级教师。 宁德五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蕉城区教育局长周挺辉告诉记者,蕉城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争做“四有好老师”,加快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蕉城区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年”、寻访“最美教师”等活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多形式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全力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为充实教师队伍,蕉城区坚持公开招聘、资格准入、凡进必考、择优聘用原则,2019年公开考试新聘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153名,选调进城教师35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规聘用编外教师150名,缓解学校紧缺学科教师供求矛盾。 要数量,更要质量。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蕉城区创新培训模式,今年以来安排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达5662人次。深入实施“五级梯队”教师培养工程,培养了一大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和名师。设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5个,为教师和校长专业成长提供了重要平台。为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蕉城区还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积极解决教师职称聘任问题。 在政治上关心教师,在生活上关怀教师,在工作上支持教师,在业务上培训提高教师……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让蕉城一批批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实验小学陈玉焰老师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蕉城中学章高强和蔡依老师在第二十二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获一等奖,霍童中心小学陈莹老师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 坚持内涵发展 提升办学质量 走进霍童中心小学,红色文化氛围浓厚:走廊、楼道、墙角,霍童红色人物的事迹、革命故事简介醒目悬挂;一个个讲述霍童红色岁月的动人故事从老师们的口中被娓娓道来;组织观看《红色闽东行》,阅读《闽东革命小故事》,开展“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今后,学校将努力发挥‘闽东第一红军小学’品牌示范效应,为丰富全市优质红色教育资源作出应有的表率。”校长姚作城说。 立足校情,紧密围绕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蕉城区各中小学结合区域历史和文化积淀,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品味,呈现“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主题、一生一特长”良好局面。 目前,蕉城区已形成二中诚信文化、九中和第一实验学校校园足球文化、九都中学军事化管理、五中和职专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小学口琴音乐艺术、一小国学教育、二小书法文化、五小香樟文化、民族实验小学畲族传承文化等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质量是教育生命线。蕉城区还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评选学科优秀课例,激发城乡教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将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各中小学;运用“好分数”阅卷系统采集的数据,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全面开展教学常规情况专项视导工作,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蕉城区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学质量不断巩固提升,亮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近年来,蕉城区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加强德育工作 保障校园安全 “出差刚回来,今早就有两个学生跟我预约心理咨询了。在我们学校,学生遇到学习压力、亲子问题、异性交往等问题,都会来找我咨询。”宁德五中心理健康高级教师夏丽雪告诉记者,她有一本厚厚的心理健康咨询记录本,从这学期开学到现在,已经记录了150多页。 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录播室上公开课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宁德五中抓好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宁德五中副校长蔡述铃告诉记者,近年来,宁德五中还投入大量资金,安装监控设备,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配备保安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抓住重要节点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在高一年段开设每周一节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心防”体系建设,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安全至上。做好学生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关系着学生的安全,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蕉城区教育系统党委副书记庄超端说。蕉城区把校园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蕉城区教育局与各校(园)签订《蕉城区学校综治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目标与责任。建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区,明确局领导和股室包片区学校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目标和责任落实到人。 ——强化排查,加强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各校严格落实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专题教育,定期组织演练。 ——突出重点,狠抓防范。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日(周)活动,开展校园防溺水宣讲活动,扎实做好防汛应急工作,进一步深化校园欺凌防治综合治理。 此外,蕉城区还制定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加强法制教育,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流动儿童,重点做好“问题学生” 的帮扶工作。同时,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动、“四个一”活动、五类“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片由蕉城区教育局提供 教育心声 【声源】黄少芳(蕉城区委副书记) 【见解】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蕉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补短板工作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教育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当前,蕉城正处于爬坡过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处在人才需求最旺盛、最迫切的时期,要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把发展教育放在首位。 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的重要精神,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聚焦重点难点,精准“靶向”,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提升弱项,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大力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一要创新机制促质量。教育部门要加强质量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评价激励机制,重视考核结果应用,进一步明确区教育局和学校的年度目标、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视导制度功效,把综合督导和专项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考核评估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二要凝心聚力提质量。区教育局作为教育的管理部门,要发挥团队精神,积极调动教育工作者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类学校之间共享教育改革成果,不断激发教育工作的自身潜力和内在动力,培育一批名师、名校,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 【声源】周挺辉(蕉城区教育局局长) 【见解】 近年来,在蕉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扎实书写教育“奋进之笔”,使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区基础教育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二是队伍素质与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三是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推进育人变革,增强育人实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加人民的获得感。 荣誉榜 ◎蕉城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称号。 ◎蕉城区责任督学挂牌工作被省教育厅推荐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予以建设。 ◎2017年蕉城区第一实验学校被评为“中国好老师基地校”。 ◎2017年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8年获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称号。 ◎2017年蕉城第三中心小学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称号。 ◎2017年蕉城五小被授予“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基地校称号。 ◎2017年蕉城区城南中心小学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 ◎金涵中心小学被国家关工委授予“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2017年蕉城区洋中中心小学被评为福建省校园文化建设美育示范校。 ◎2018年蕉城区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授予“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 ◎2018年宁德市第五中学获得“2015至2017年”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并入选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2018年宁德市第十二中学荣获国家青少年足球先进校称号。 ◎2018年度宁德市职业中专团委获“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2018年蕉城区实验小学参加第十二届亚太口琴节获得七金五银。 ◎2018年蕉城第六中心小学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第二批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 ◎2018年蕉城区广播电视大学荣获“福建省社区教育示范品牌建设项目”B类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