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宁德教育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共建共享,校地融合促发展

2019-12-19 11:33:35  作者:郑雨桐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南京大学乡村振兴工作营团队帮我们设计了万亩茶海主题公园、民宿开发、房屋立面改造、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对我们的旅游开发非常重要。”寿宁县竹管垅乡竹管垅村驻村第一书记钟国清表示。近日,他正忙着启动该乡村建工作,规划的专业设计,得益于南京大学村建规划实践队的调研成果。

据了解,南京大学村建规划实践队正是来自2019年“追寻初心·服务宁德”百所高校千名师生闽东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伍。为进一步促进校地合作双向共赢,在团中央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面向全国高校,联合开展2019年“追寻初心·服务宁德”百所高校千名师生闽东行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此次百校千生项目共吸引了全国高校235支社会实践队伍报名,涉及22个省份,其中本科一批高校队伍104支、“双一流”高校队伍40支,主办方最终筛选录取100支队伍,参与实践总人数近1300人。社会实践队于今年7月至9月期间,来到我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今,其实践成果陆续产生,惠及我市各领域。

“和往年社会实践不同,今年‘百校千生’项目更注重服务地方党政中心工作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团市委组织部部长杨泰介绍,实践队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把青年学生专业知识优势与宁德特色经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智力支撑,累计撰写专业性较强、现实意义较高的调研报告62篇。如中北大学实践队深入青拓集团的实验,探究高氮、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304D腐蚀的相关问题,帮助改善产品性能,实现从“知识点”到“金点子”的转变……

下阶段,宁德团市委将继续用好独特的政治优势,深化对接共青团优势资源,利用高校、地方之间的资源互补效应,抱团取暖,创新校地合作平台,拓展以政务实践、企业见习、公益实践等高校来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订单式”社会实践模式,将百校千生工作品牌化、项目化和制度化,发挥智库作用,努力为宁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闽东日报记者 郑雨桐 通讯员 兰薛岩)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