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霞浦长春:“扫”出来的祖厝村

2020-04-21 10:50:27  作者:夏斌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哇!这么早,村里的环境卫生就打扫得这么干净啊?”近日,一批来霞浦拍摄海景的外地游客,一大早来到长春镇祖厝村,一进村,就被村里洁净的环境所吸引,纷纷发出赞叹。

位于长春镇西北部、省道201线高罗海滨度假村路口的祖厝村,是个依山面海的渔村。全村2个自然村,386户1592人,目前在村常住人口800多人。

“早些年,村里环境脏乱差,乡亲们意见很大,却又没有好办法。”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孝勤介绍说,由于地处海边,海上作业工具无序堆放、鸡鸭猪等家禽畜随处散养、垃圾遍地都是。

2007年,村里以打造宁德市“农业发展示范村”为契机,围绕村庄“干净、整洁、有序、靓丽”目标,下大力气全力推进村环境卫生整治。

“我们先从清扫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垃圾、清理杂物、破旧工具入手。”陈孝勤说,“与此同时,我们组织党员、村两委成员、志愿者等,对全村的大小街道巷路,进行大规模清扫。”

刚开始那阵,其他村民群众袖手旁观的多、主动参与的少。

“对于那些没能清扫干净自家四周环境的,我们就一家家帮他们扫干净。”陈孝勤说,无声的举动,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热情,渐渐地,清扫并保持自家门前屋后洁净,在村里形成了风气。

当年,村两委还组织一班人,顶着高温恶臭,对村中央一个面积近500平方米、深达3米多的古代灭火蓄水池塘进行整修。

经过多次整修,一个昔日让人掩鼻绕道避之的“臭水塘”,终于成了水清鱼欢的“清水塘”,取名“凤凰池”。

紧接着,又在池边四周修建精美的木栏杆、休闲长廊等设施,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整修“凤凰池”,让村民们彻底看到了村两委整治村居环境的决心。随后,一面“功在当代,利于千秋”,落款“全体村民敬赠”的锦旗,送到了村委会。

激发和调动了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后,村两委开始着手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完善了《祖厝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祖厝村村民环境卫生公约》,与每户签订包环境卫生、包门前种养、包家禽管理,保持环境清扫习惯的《门前三包》协议,制定《祖厝村环境综合整治考评细则》。

由老党员、老村干、妇联等人员组成的“卫生监督小组”,负责全村环境卫生管护、评比、督促等日常事务。

根据村民居住分布情况,全村分成4个片区,实行分片包干管理。根据“考评细则”,每季度评选出39户“卫生之家”、8户“星级卫生之家”,由村里上门授匾。

“在我们村,这两个匾的分量可是很重的,家家户户都为能挂上这个匾而感到荣耀呢!”正在屋前摆弄花草的陈老伯,指着自家门上那块匾,不无自豪地说。

近年来,村里结合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等行动,加大人居环境建设硬件设施,先后硬化通村路巷、铺设污水管道、拆除家禽畜牧窝棚、旱厕、修建垃圾池、分发垃圾桶,垃圾每日一清扫一转运,户集、村收、镇集中处理。

与此同时,村里还加大绿化美化力度,在村中3条主要景观带中,栽种了罗汉松、樟树、铺植了草坪;建设了占地面积36亩、内有休闲凉亭、仿古生态山道、休闲观景平台、1000多平方米生态停车场的金山公园。

村民也自发在门前屋后栽花种草,将自家打理成“花园式”古民居。

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为祖厝村留住了“美丽乡愁”,更激发出乡村发展新活力。近年来,祖厝村先后获得省级“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闽东日报 夏斌)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