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屏南县双溪镇:千年古镇 古朴如画

2020-05-12 14:40:12  作者: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在屏南,千百年来流传着一句本地谚语“先有陆氏,后有双溪。先有双溪,后有屏南。”有着千年历史的双溪镇,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拥有堪称“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鸳鸯溪”风景名胜区,还有一大批文物古迹。

双溪古镇又名紫城,因南北两溪绕村交汇后西流而得名。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到1950年,双溪是屏南县衙所在地,屏南立县的历史,是从双溪开始的。200多年作为县治中心,使它积累下深厚的历史与人文色彩。而“屏南”名字的由来也和这里有关,双溪镇边上有一座山叫翠平山,双溪镇就在它的南边,这“屏南”也就由此得来。

古镇内鹅卵石道路纵横其间  刘岩生 摄

古镇面对文峰,背靠三台,玉柱崎于左,长老踞于右。四周群峰环抱,形成一个海拔820米的山间小盆地。双溪肇基至今已11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重点镇。

作为连结闽东与闽北地区的重镇,这里人文荟萃,走过千年时光,保留着完整的古镇风貌。这里历史遗址随处可见,文物古迹俯拾皆是。现古镇历史遗存主要有:宋代古墓和古刹北岩寺、灵岩寺;古县城标志的有瑞光塔、孔子庙、城隍庙,朱子庙和陆氏宗祠、薛氏宗祠、明清古民居长寿巷、鹅湖里、侯门埕等古迹;以及清代皇帝圣旨、石牌坊、军卫大刀、板联、古字画等。

双溪镇发展旅游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历经千余年的文化沉积,行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之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旧城区之内,大多为明清以来古民居建筑,以旧县衙为中心,北侧高处从东而西,主要分布有城隍庙、文庙、宗祠等公共建筑,以及错落其间的几十家百年老字号店铺,房屋、商铺、祠堂书院。明清房屋多为土墙黑瓦两至三层结构,建筑精美,木雕、石雕工艺水平极高,石板街巷铺设技术精湛,街巷空间尺度造宜,建筑有进有退。古镇整体风貌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感受。

古色古香的薛宅

双溪镇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加强规划引领,游客行走其间,在安泰艺术城感受油画艺术的魅力、薛府文化艺术中心体验现代生活与古典建筑的完美融合,陆氏宗祠、文庙、城隍庙倾听人文历史的声音。古镇之内,各个景点之间,鹅卵石道路纵横其间,街巷格局保持完整,让游客流连忘返。

双溪镇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自明末清初传承至今的庆元宵活动,群众举行彩灯、舞狮、舞香龙、薛氏鼓亭古典音乐、高跷、祭祀等活动。双溪民间还制作有“一捧雪”“七层凉糕”“秋色锅边”“鸳鸯果面”“米烧兔”等数十种风味小吃,地方饮食文化富有特色。

近年来,双溪镇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以保护和开发并重为原则,有效整合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文创旅游等各种旅游资源,提高双溪镇的旅游品位,旅游产业化不断提升。昔日名不经传的深山小镇,正成为屏南旅游、生态重镇,成为展示屏南全域旅游成果的重要窗口。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