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非遗项目进校园 传统技艺焕新生 屏南剪纸文化入课堂

2020-05-29 10:10:31  作者:张声平   来源:宁德晚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近日,福建省屏南县耕读文化博物馆联合屏南新一中举行非遗项目剪纸、传拓进校本教材启动仪式,通过抓师资、抓培训、抓活动等办法,将剪纸、传拓等非遗文化引入课堂,有力丰富学子校园文化生活。

“剪纸、传拓课程不仅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并且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非常符合课改的新理念。”屏南新一中校长吴积斌说,学校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从本年新学期伊始就将传拓、剪纸列入高一年段的校本教学,采用一周一课时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认识非遗、喜欢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发展非遗。

几十个学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他们时而手捻红纸、轻剪细裁;时而精心摆弄,细细欣赏。剪刀在他们的手上不停地上下翻飞,在不疾不徐的节奏中,孩子们把自己的心意裁剪进了多彩的红纸里,内心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近距离接触非遗,让学生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伟大创造力,感受到了他们身上传递出的技艺匠心精神和文化传承精神,无形中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的种子。已经研究剪纸技艺二十几年的外聘教师周初远说:“手工制作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认真、耐心、细致和手眼并用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是很好的一门课程。”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屏南县把非遗技艺搬进课堂,让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不仅能够传艺育人,而且对于加强非遗传承和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作用。

“特色课程让孩子们体验中华老技艺,希望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从而将其发扬光大。”福建省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馆长张书岩说,下一步会逐步让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走进全县各个中小学课堂,让老技艺焕发新生命。(宁德晚报 张声平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