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专题专栏 > 闽东中医 > 健康快讯 > 正文

夏季“三伏贴”勿乱贴,市中医院专家有建议

2020-06-30 16:32:30  作者:张文奎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夏季进入7月,

传统的三伏天也随之来临,

因为天气闷热容易造成身体不适,

传统中医外治“三伏贴”成为很多市民心中的“万金油”。

那么“三伏贴”具体有什么功效?

是否所有人都可以用“三伏贴”?

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吴际生。

三伏天是按古代天干地支法推算出来的,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二伏,末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按照中医理论,三伏天人体与自然界阳气最旺,腠理开放利于药物渗透,在相应穴位贴敷辛温药物,刺激穴位,提升阳气,从而调动机体的抵抗力,以治疗或预防疾病的方法。经过多年研究证明,三伏贴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起到冬病夏治的目的。”吴际生说。

“但是,三伏贴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疗,也不是什么体质的人都能贴。”

吴际生提醒

  • “三伏贴”不适用于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 妊娠期妇女;

  • 糖尿病患者;

  • 肿瘤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三伏贴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因此原本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贴敷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吴际生说。

那么哪些症状适合用“三伏贴”呢?吴际生也进行了列举:

  •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反复感冒等呼吸系统疾;

  • 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 痛经、产后头痛等寒症妇产科疾病。

  • 颈腰椎疾病、肩周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者。

  •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对慢性病患者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三伏贴敷疗法3至5年为一个疗程。

每年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中伏和末伏。

一般每伏贴敷1次,一年贴敷三次。

今年的三伏贴敷贴时间: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4日

加强伏——8月5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