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福鼎屿前:“水稻+”走出乡村振兴新路

2020-10-30 10:26:13  作者:王绮蓼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金秋时节、凉风习习,福鼎屿前村文化长廊前,金灿灿的稻浪随风起伏,金秋画卷在这千亩稻田上徐徐铺开。

屿前村位于福鼎市店下集镇东北部,东临龙安开发区,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下辖12个自然村,含汉、畲、回3个民族,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文化传统。近年来,屿前村因地制宜抓产业,走出一条“水稻+”乡村振兴之路。

“两季水稻收成后,我们会继续种植蚕豆,蚕豆生长周期约150天,不会影响早稻种植,同时又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更大价值。”望着连片的稻田,屿前村党支部书记郑友余介绍,种植蚕豆还能让土质变好。

两季水稻,三季收成。屿前村共有耕地面积4047亩,截至目前,蚕豆产量约1528吨、水稻产量约1520吨,利用冬闲田发展种植业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除此之外,屿前村还发展黄栀子、油茶、茶叶等特色产业,“水稻+种植业”成为该村村民的一条致富路。屿前村还建成罗口食品(紫菜)加工园区,引进多家企业落户,并在南榜自然村建设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屿前村曾是明初军屯营地,也是明代沿海抗倭的一个据点,至今村里仍留有明代古城堡西城门及一段城墙;中心村和西岐、内林等自然村有多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南榜自然村的“中共闽东特委鼎平办事处遗址”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对此,屿前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去年,被列入省级旅游村(特色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发挥紧邻集镇的优势,在镇域发展中找准定位,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村主任钟而锋说。(闽东日报通讯员 王绮蓼)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